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

ID:25713628

大小:1.4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1-22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_第1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_第2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_第3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_第4页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疗集团总院临床药学科万齐华2017年3月一、前言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二、抗菌药物药效学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后效应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0S30S50S50SRNADNA细胞膜细胞壁叶酸代谢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氨

2、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多粘菌素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核糖体磺胺类甲氧苄啶(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谱: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广谱抗菌药物:指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物。窄谱抗菌药物:指仅对一种细菌或局限于某属细菌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临床选药的基础。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类:第一代: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第二代: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也具有抗菌

3、活性。第三代: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等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较强抗菌活性。第四代: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大致相仿,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较第三代略强。最低抑菌浓度(MIC):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是反映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三)抗菌药物后效应抗菌药物后效应(PAE):是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抗菌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四)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超过MIC的时间MIC时间

4、血药浓度Cmax中毒浓度单次给药1、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抗菌作用与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呈正相关;一般要求24小时内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比应达到50%~60%;仅有一定的PAE或无PAE。并且,当以常规剂量给药,血药浓度达到MIC的4~5倍时,抗菌活性即处于饱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抗菌活性并无明显改变。举例说明假设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MIC为16ug/m

5、l。已知静脉滴注1g头孢他啶后的血药峰浓度为120.5ug/ml,头孢他啶的半衰期为1.65~2.05h。按以下两种方案计算超过MIC的时间。方案一一次静滴4g,一日1次给药:静滴结束时血药浓度约120.5×4=482ug/ml大约经过5个半衰期到16ug/ml,即:482→241→120→60→30→16超过MIC的时间:5×2h=10h方案二一次静滴2g,一日2次给药:静滴结束时血药浓度约120.5×2=241ug/ml大约经过4个半衰期到16ug/ml,即:241→120→60→30→16超过MIC的时间:(4×2h)

6、×2次=16h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一日剂量一次使用的担忧:血药浓度可能超过中毒浓度,患者出现中毒反应。临床疗效降低。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诉诸法律,很可能败诉。→不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超说明书用药。注射用青霉素钠一次960万单位静滴:正常成人,青霉素血消除半衰期约30分钟,我们计算一下,经过6小时,也就是经过12个半衰期,即剩下2-12=1/40961→1/2→1/4→1/8→1/16→1/32→1/64→1/128→1/256→→→→1/4096《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药代动力学】:青霉素钠,肾功能

7、正常情况下,约75%的给药量于6小时内自肾脏排出。【用法用量】:成人,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静滴。《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32页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青霉素,一日1200~1800万单位,分次静滴,每4小时给药一次。青霉素使用提醒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青霉素使用前必须做皮试,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一般不再选用青霉素。因水溶液不稳定,易水解,必须现配现用,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应单独输液,不可加入其它药品。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2、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浓度依

8、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血药浓度峰值(Cmax)越高,抗菌作用(杀伤力与杀伤速度)越强。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硝基咪唑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抗菌活性与Cmax相关,当Cmax大于MIC的8~10倍时,抗菌活性最强;有较显著的PAE。(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