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

ID:2573319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_第1页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_第2页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_第3页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_第4页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论文【摘要】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西医针对运动性疲劳的药物常含有违禁成份,对身体有毒副作用。深入研究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运动性疲劳;机能恢复;中医药疗法Abstract:Sportsfatiguemeanstheorganicphysiologicalcoursecannotmaintainitsfunctioninadefinitelevelorkeepprospectedexercisestrength.edicinealeaning.Keytherapy目前,

2、人们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越来越重视。由于西医中许多药物虽然能提高成绩,消除疲劳,但含有违禁成份,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转向重视中医中药的作用。1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中医学对疲劳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和“阴阳、藏象、经络、营卫气血”等基础理论指导下..,较深刻揭示了疲劳的机理和本质,并对不同疲劳症侯进行辩证分型论治。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疲劳症候,与内伤虚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本质是脏腑功能下降或失调和津血不足,属于一种内伤虚劳,属生理性,功能性,是暂时性的,可自行或通过调养恢复。运动过程一方面耗伤气血,另一方面精神情绪高度紧张致使

3、机体处于一种暂时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改善的始动环节在于肝的调节能力。气血循环代谢能否与运动相适应,首先取决于肝的自我调解能力。另外,肝调畅情志,能够缓解精神情绪紧张,保证心理状态平衡。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消除,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增大,耗能伤气致阳气不足而见神疲乏力。进一步发展,必将导致五脏机能失调,精气血耗损,出现肝脾失调,导致疲劳综合症[1]。2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张世明[2]等将疲劳分为三个类型和九种常见疲劳症,三个类型为:①形体疲劳;②神志疲劳;③脏腑疲劳。九种常见症候:筋肉疲劳酸痛症,关节、骨疲劳证,脾胃功能失调症,肾气不足症,月经失常症,阴虚(液、津亏)证,阴阳两

4、虚证,气血两虚证和失眠证。斗力[3]把体力不足基本证型分为气虚型、阴虚型、气血不足型、阳虚型、湿痰型、内盛型、淤血内阻型、食积内停型、气郁不畅型[4],乔玉成[4]认为常见运动性疲劳应分分运动性肾虚(阳虚、阴虚)、运动性脾虚、运动性肝郁、运动性神疲、运动性心血虚、运动性脾肾两虚。各型前冠以“运动性”、后无“证”,强调机体是处于暂时的功能失调状态,以区别于病理性运动疲劳(过度疲劳)。3中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有饮食营养、物理治疗和营养补剂如中药等。从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药组成上看,可分为复方中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三种形式,从药物的剂型来看,可分为口服、外用和

5、注射三种,应用最广和最具有中医特色的是口服复方中药。现在已经形成中医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辨证施治有四个主要方法:补脾益气法、益肾养阴法、调肝理气法和活血利水法。在防治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对运动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虚损关系密切,不同项目的运动虚损有所不同,例如力量型疲劳以肾虚为主,耐力型疲劳以脾虚为主。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虚的主要部位和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在训练期和比赛期的用药方针就应抓主要矛盾,解决首要问题而有所区别。运用中药补益药加速疲劳恢复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应立足于合理营养和特殊营养补充的基础上,利用天然的中医补益药调整,使机体保持在最佳状

6、态,甚至在超常状态之中。(2)应重在调整理,以理气、补益立法,以疏为补,寓疏于补。(3)要符合运动专项的要求,不同项目运动后,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不同。(4)适度的原则,不能过量进食某一种药物,以免引起代谢紊乱,破坏机体平衡。[5]。具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中药品种繁多,其现代药理作用可归纳为:(1)增强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提供冠脉循环血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有氧工作能力。(2)调节内分泌功能,如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提高内源性睾酮水平。(3)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补充消耗,提高储备。(5)抗自由基作用[6]。4展望中药复方具有肯定的抗运动性

7、疲劳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在于延缓运动中疲劳的发生,或加速运动后疲劳的消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药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尚未进行深入研究。中药是我国独有的医学宝藏,许多有确切恢复运动性疲劳的药物不列入违禁药品,利用这一优势,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对于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提高我国运动成绩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中药复方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今后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研究不同体质、不同项目运动员所致疲劳的特点抗疲劳方略及中医药治法和方药;②研究各期(训练期、比赛期)运动性疲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