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

ID:25733375

大小:88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_第1页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_第2页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_第3页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_第4页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溧水历史二模试卷试卷和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溧水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的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30题)和非选择题(第31—33题)二部分。2.请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答题,答案全部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里,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3.交卷时只需交答卷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代号填涂到答卷纸的相应位置内。)1.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2.依据右

2、边残图中的信息判断,它呈现的形势属于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原材料很易找到且成本低廉,这样的原材料不包括A.树皮B.破布C.旧网D.丝绸4.自五世纪后期起,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领导了一场席卷北方的改革,由此他也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这里的“潮流”是指A.民族融合B.开发江南C.统一南北D.维护和平5.2012年3月,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如右图所示)。下列史实中,杜甫可能亲身经历的有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安史之乱④唐朝灭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都市生

3、活变得丰富多彩。最能够反映“都市生活”的历史事实是A.交子流通B.澶渊之盟C.瓦子出现D.回族形成7.《元史》卷二零五桑哥传记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其中的“宣政院”管理▲地区的行政事务。A.新疆B.西藏C.蒙古D.台湾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郑和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9.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界定这一疆域的朝代是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10

4、.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1.上联是:决战荒漠,击败叛匪,三年戎马名将老;下联为:功告大成,收复新疆,万里征程英雄归。这一对联颂扬了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孙中山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日本曾)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这表明梁启超的主张是A.对日开战收复台湾B.揭露列强侵略日本C.鄙视日本扬我志气D.学习日本变法维新13.“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

5、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这里所说的“曙光”比较适合形容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农村根据地的创建14.读右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1919年进入“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C.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D.清政府的大力扶持15.党史专家金冲及评论某事件时说:(其)划时代意义,还有许许多多话可说,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是它的三个要点。该事件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土地改革的完成16.1979年美国《纽约时报》惊叹“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

6、指针正轰然鸣响”。“惊叹”是因为当年中国政府决定A.建立市场经济B.收回香港澳门C.创办经济特区D.承办北京奥运17.“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8.下列图片中,可以证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的是①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③中国重返联合国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9.“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顷刻之间,金光喷发,火球凌空,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这里反映的信息是A.东方红卫星发

7、射成功B.我国氢弹研制成功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这是在“863”计划指导下取得的科研成果20.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改革开放的推进       B.经济建设的发展C.生活条件的改善       D.卫生知识的普及约570年 出生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610年  开始传播伊斯兰教622年  在麦地那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