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

ID:25745010

大小:7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2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_第1页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_第2页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_第3页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_第4页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NGO从传统恩赐向现代治理的转型  摘要: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慈善组织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中国慈善组织尚处于从传统恩赐向现代公益转型的阶段。由于受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家长式等级慈善组织不断解体,具有现代治理功能的公益组织不断涌现。培育现代公益组织需要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织资源,批判地吸收普遍化的互惠主义公益理念,发展现代公民社会,为现代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一般而言,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公司、政府和非政府部门成为社会发展保持动态平衡的三大支柱。故而如何在经济社会

2、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民间社会组织就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功能  从形态上看,慈善组织在国外被看作是除政府、市场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而从功能上则被称为缓和收入差距、平衡社会矛盾的第三次分配。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大陆社会慈善组织的大发展,从1989年的4446个发展到2007年的38万个,年均增长速度为34%,加上未注册的草根民间组织可达800多万个[1]。但是,在与国际慈善事业相比较,中国大陆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显得不足,每万人拥有的民间组织数量为1.45个,而法国为110.45个,美国为51.79个;在美国

3、和日本,慈善机构掌控着约占GDP的8%~9%的慈善资源,而中国大陆主要慈善组织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只相当于当年GDP的万分之五[2](P105)。因而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还没有形成第三次分配,当代中国的民间社会组织与国际上的差距不仅在于量上的差距,而且还缺乏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经济功能。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服务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  1社会服务功能  现代公益组织的功能就是通过提供不同性质的服务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实施公益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互助服务。这种服务同政府和企业提供的服务有所不同。政府提供的服务具有强制性,企业提

4、供的服务具有营利性。非政府组织则既不谋求权力,也不谋求经济利益,对于非政府组织本身而言,服务就是目的本身。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市场并存的第三部门,得到了公众越来越多的认同。据萨拉蒙的调查,欧美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利服务领域,非政府组织就业人数的2/3集中在社会服务领域,其中教育领域占30%,卫生保健领域占20%,社会服务领域占30%[3]。  2经济发展功能  长期以来,国际上对非政府组织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其社会服务功能为主,但自19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职业化分化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立性,非政

5、府、非营利部门不但成为一个庞大的就业领域,而且创造了数量可观的经济价值。在美、英等八个发达国家,1990-1992年,公民社会部门的业务开支相当于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1980年代以来,德国、法国和美国在非政府部门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的6%,占就业增长的13%,其中美国则占就业增长的29%[3]。  3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功能  在欧美国家非政府组织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虽然它不以政治活动为宗旨,但都具有某些特定的政治倾向。一般而论,它以三种形式发挥着或强或弱的政治功能:第一,某些非政府组织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它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示对现行政策的

6、不满。第二,一些非政府组织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活动发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向政府提出修改社会政策的建议,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同政府协商或直接抗议的形式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政策主张。第三是非政府组织以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和互利为目标,独立于政府之外而实行自治。  4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是指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情况下促成社会各部分协调一致的机制和状况。大多数非政府组织是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以促进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在社会公益的实现过程中,增强了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感。那些以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己任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可以缓解社会矛盾和

7、社会冲突,减少社会风险,促进社会整合。由于中国大陆慈善组织尚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阶段,因而还不完全具备上述功能。  二、传统恩赐式慈善组织向现代公益组织转型  发达国家在其慈善发展早期,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社会是不平等的、分等级的,慈善是富人对穷人的恩赐。目前,在中国大陆慈善仍是一种施恩和恩赐行为,是家庭式的或者个体式的。而现代公益则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助人与自助。  1共同体家族式慈善组织向现代公益慈善组织转型  西方近代以前的传统慈善、公益事业除技术上的落后特征(活动领域狭小,主要限于救济孤儿、施舍医药等等)外,在观念上过分依赖宗教意识,被

8、看作是一种单方向的赐予,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群体,以地缘、血缘为纽带,而且往往被纳入传统共同体的束缚-保护关系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