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

ID:25750655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_第1页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_第2页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_第3页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_第4页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包虫外囊剥除术38例应用体会【关键词】肝包虫病【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38例肝包虫病患者。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新术式。  【关键词】肝包虫病;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新术式  Clinicalexperienceinapplicationof38casesy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icacyofthecystectomyinhepati

2、cechinococcosissurgicaltreatment.Methods38hepatichydatidcaseshadbeenundergonecystectomythroughthespaceofthehepaticcyst.ResultsExternalcystectomyorrhage,andinfection.ConclusionExternalcystectomyisareasonableandpracticablesurgicalmethodforhepatichydatidcyst.  【

3、Keyy;neent肝包虫病是新疆畜牧区常见寄生虫病,占包虫病的75%左右。一般采用单纯内囊的摘除术治疗,但临床发现此治疗方法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术后发热、感染、胆瘘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彭心宇[1]等在我国首先报道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本术式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根治性治疗肝包虫病等优点。笔者综合了所工作过的3家医院自2002年12月开始采用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38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

4、8~52岁。哈萨克族15例,维族9例,回族6例,柯尔克孜族5例,汉族3例。38例均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Casoni试验均为阳性,B超检查均发现界线清晰的肝囊性占位病变。CT检查,见椭圆低密度影,边缘光滑、清晰,其内为水样密度,或大囊内壁环列多个子囊,子囊密度低于大囊,形成“车轮征”。38例患者共有45个肝包虫囊肿,肝包虫囊肿直径5~10cm。其中31例单发,7例双发。囊肿位置:肝右前叶32例,肝右后叶2例,肝左叶4例。  1.2手术方法根据术前B超或CT定位选择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探查包虫囊肿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

5、系、粘连程度、是否能完整的剥离等;分离肝周粘连带,游离韧带,充分显露病变部位;沿肝包虫囊肿坚厚的外囊与肝实质之交界处用电刀切开肝包膜,在肝组织薄膜间进行钝性或锐性剥离。术中剥离过程中,可见有一部分胆道和血管进入包虫囊壁内,沿外囊壁结扎相连的肝小管,避免损害周围的血管和胆管,将胆管及血管一一结扎或缝扎,以避免术后发生胆瘘或出血。术中亦可见到被包虫外囊压迫的胆道和血管,应将其保留在肝实质一侧,避免损伤及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减少出血。术中尽量保持纤维膜组织的完整性,这样肝组织渗血较少。将包虫外囊从肝组织中完整的剥除出来;

6、如术中发现包虫壁较薄,包虫囊内压力高,有破裂可能,或不能充分显露病变部位时,可先常规行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再行外囊剥除,断面渗血点可用电凝将渗血点凝固止血;冲洗腹腔后,在包虫剥除后创面放置一根乳胶管引流,关腹。  2结果  术后全组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胆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于出院前均拔除引流管,无一例带管出院。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天数10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3讨论  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寄生于肝脏所致的肝寄生性囊肿,为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地方寄生虫病。分肝细粒棘球蚴病及肝泡状棘球蚴病,肝包虫病主

7、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引起的囊性包虫病,约占98%[2],引起的肝脏损害为单个或多个膨胀性生长的囊肿。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囊由虫体本身形成,由生发层或角皮层组成。外囊是宿主组织对包虫囊肿反应逐渐形成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彭心宇等在实践中发现,在紧贴肝包虫外囊的肝实质表面上存在着一层明确的纤维膜,而且肝包虫外囊与肝包虫外膜之间存在着一个潜在可分离的间隙,沿此间隙可完整剥除肝包虫囊。肝泡状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并不断增殖芽生,似癌样浸润扩散,无纤维包膜,与周围界限不清,质硬如软骨[3]。不适合肝

8、包虫外囊剥除术。  肝包虫病目前无明确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所以一经确诊,则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目前治愈肝包虫病唯一有效的方法[4]。传统的肝包虫病外科治疗方法为内囊摘除术,术后存在的并发症有:(1)复发。复发率约为2.6%~10%[5],主要原因为第1次手术时,遗漏小的囊肿或因手术中囊肿破裂或穿刺时囊液外溢,使头节或子囊污染腹腔,形成腹腔内继发包虫囊肿。(2)残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