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ID:2576351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1页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2页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3页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杨志明钟红霞戴金权陈江【关键词】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法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创伤或应激等因素,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过度,机体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1]。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EN)在各种创伤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本科应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通过鼻胃(肠)管经微量输注泵,泵入TPF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其中男43

2、例,女21例,年龄16~57岁。64例均受伤后24h内入院,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符合重型颅脑损伤,其中硬膜下血肿8例,脑挫裂伤11例,硬膜外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原发性脑干伤5例,弥漫性轴索伤4例,脑挫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5例,脑挫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合并胸、腹部外伤15例,休克3例。GCS评分:6分15例,7分23例,8分2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64例均无严重影响营养代谢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紊乱等。1.2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行液体复苏,防治感染,预防并发症,并及时行开颅血

3、肿清除术,同时常规留置鼻胃(肠)管(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聚氨酯鼻胃(肠)管,直径2.7mm,长度125mm,带有钢丝导线和润滑包衣,便于从鼻腔置管)。伤后或入院后24~48h开始,通过鼻胃(肠)管经微量泵泵入TPF(使用纽迪希亚公司生产的能全力)。TPF能量密度为1Kcal/ml,第1天500ml,输注速率为20ml/h,以后每1~2d增加500~1000ml,于第10~14天逐渐增量至每天3000~4000ml。前3d输注时间为24h,根据全天总量计算每小时输注量,输注速率大约20~60ml/h,第4天起,每天输注时间逐步

4、调整到12h,输注速率约100~350ml/h,并根据个体耐受性进行调整,同时根据生化报告提示,在TPF中还可以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口服液体等,以调节电解质平衡。2结果本组病例泵入TPF最长35d,最短7d,平均16d。3例出现轻中度腹胀、腹泻,经调整输注量及输注速率,并配合使用肠道动力药或肠道菌群调节药后,能够维持使用,未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其中4例体重下降>20%,其余体重下降均<10%。本组病例静脉补液量相应减少,病程缩短。61例治愈,2例因合并肺部感染及1例因颅内感染而导致死亡。3讨论肠道是创伤后高代谢反应

5、中心器官之一,如果没有足够营养素维护肠道结构与功能,肠黏膜屏障易遭损伤,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发生障碍,以致蛋白质过度消耗,免疫功能受抑,创伤愈合延迟,同时,缺乏肠道营养支持时,易出现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以致全身感染和脏器功能受损。(责任编辑:admin)脑损伤后1~2d,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组织灌注不足,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增高,此时给予营养支持不能为患者所利用。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患者进入高潮期,表现为高分解代谢,此时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单纯采用完全肠道外营养(TPN)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黏膜细胞绒毛高度降低

6、,肠腔内分泌型IgA减少,而EN能促进肠道吸收及排泄功能尽早恢复,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性及胃黏膜的完整性,防止菌群易位和胃肠功能衰竭[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伤(术)后难以主动经口摄食。过量的液体输入可能引起脑水肿,脱水和肠外营养同时使用可能扩大脑损伤区周围的水肿带,使脑组织损害加重[3],因此静脉营养常受到限制,而患者家属自备的食物营养素常不全或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负氮平衡难以纠正。TPF含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用很少的输注体积(1ml热量密度达

7、1Kcal)即可满足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需求,能明显改善负氮平衡。脑损伤患者常合并胃排空障碍,容易导致反流和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鼻胃(肠)管直径小,能减轻长期置管引起咽部不适刺激,减少了反流和误吸,导管也易随胃蠕动而进入十二指肠,配合使用胃肠动力药,减少了较大量输注时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反应,提高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内带的钢丝导线容易置管操作,联接微量泵操作也简便。本组患者早期少量24h均衡通过微量泵输注TPF,少有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减少了补液量,也减低了静脉营养支持量,降低了治疗成本。本组患者消耗性体重减少不明

8、显,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据此作者认为,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在防治重度颅脑创伤后腹部内脏缺血和功能损害、减少肠源性细菌和毒素易位、阻断炎性介质过度产生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具有诸多有益的综合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