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

ID:25763920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_第1页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_第2页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_第3页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_第4页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较之传统媒体,网络上虚假新闻的传播更缺乏道德约束与法律制裁,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更广、更快,危害更深、更大。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和对一些网站的跟踪调研,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遏制虚假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    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虚假新闻的惩罚力度    对于传统媒体以及采编人员而言,《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新闻采编人员有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一律吊销记者证。凡被吊销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自

2、吊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s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对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惩戒,国内立法不能说没有,但是不全面、不系统,而且还很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第5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起施行)第十五条第六款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但随着互联

3、网一日千里的发展,在应对以帖文、博文、微博,短信、飞信、手机报、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发布的虚假新闻方面,在应对肆意操弄舆论的“网络打手”、“网络公关公司”方面,在面对立法机关还在为要不要实行网络实名制争吵时,我们发现只有原则而缺乏实际有效防范与惩罚措施的管理办法,还远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现状,不能为有效遏制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这一系列新挑战不容回避,从而也使得制定行之有效、有震慑力、有针对性的新闻管理法律法规更显急迫。  前段时间,为深入推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

4、设”专项教育活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再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发现媒体刊载虚假报道的,可拨打相关举报电话,三部门将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核查,一经核实确为虚假报道的,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和新闻单位责任。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针对虚假新闻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造假的惩罚力度。    加强对网站。网络媒体的管理,发挥好主流网站的引导作用    首先,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网站必须为自己发布的信息负

5、责,出了问题,就是第一负责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必须整改,甚至关闭,不能让随意发布信息而可以不负责任的情况继续存在。其次。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责。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新闻宣传局以及地方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应依法重点监控并严厉处罚擅自发布虚假新闻的相关网站。再者,健全举报制度,充分调动网友揭露打击虚假新闻的积极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管理部门都要设立让群众能够便捷联系上的举报电话、邮箱等,并在各大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刊发出来,欢迎各界群众举报,对举报影响巨大的群众予以奖励,让虚假新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无所遁形。  

6、同时要重视发挥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主渠道作用。如新华网在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上做到第一时间发布,在大多数热点问题上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到及时澄清以正视听。因此,要注重发挥好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千龙网、东方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在网络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舆论引导作用,让其成为打击虚假新闻的主力军,使得虚假新闻无法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商业网站尽管没有原创新闻发布,但是由于早期的“圈地运动”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受众,而激烈的“圈地运动”也使得他们在转载和展示新闻时更侧重于吸引眼球,这让不少商业网站在其发展过

7、程中也有传播虚假新闻带来的深刻教训。因此,有关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商业网站向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学习,使其认识到其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能够更加注重道德规范与纪律约束,主动抵制虚假新闻。    通过微博实名制等。加强对新型传播手段的管理    尽管一条微博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稿件,但是其传播的速度、覆盖面以及影响力往往超过新闻稿件。一些不负责任的网民杜撰并发布假消息,在目前尚未实行实名认证制度前是无法避免的,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问题出在不少知名网站也跟进转发这些假消息。因为微博信息太多,管理者不可能做到对每条微博都

8、逐一进行核实,客观上造成以微博为由头或以微博方式传播的假新闻蔓延。  一个例子值得我们警惕。2010年8月底,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迈克·怀斯本打算做个试验,看看一条假消息在网上的传播能有多快。他在Twit%er(微博)上发表了一条错误消息:美国橄榄球大联盟匹兹堡钢人队四分卫罗斯里斯柏格将停赛5场(其实应该是6场)。怀斯在Twitter上有3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