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和桃树病害

梨树和桃树病害

ID:25794810

大小:996.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11-22

梨树和桃树病害_第1页
梨树和桃树病害_第2页
梨树和桃树病害_第3页
梨树和桃树病害_第4页
梨树和桃树病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梨树和桃树病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梨树和桃树病害梨树病害梨锈病受害叶片正面形成橙黄色斑点,边缘具黄绿色晕圈,后期产生小黑点。病害症状叶正面受害状叶背隆起,长出黄色毛状物,产生黄褐色粉末。叶背面受害状梨树病害梨锈病病害症状转主寄主桧柏树,受害部位枯黄,早春雨后形成冬孢子角,胶化膨大,产生担孢子再转移到梨叶上为害。桧柏受害梨树病害梨锈病病害症状梨树病害梨锈病病原物担子菌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haraeanumspd)。病菌在整个生活史上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丝)、锈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1.病叶前期2.性孢子器3.

2、病叶及病果后期4.锈子器5.锈孢子6.桧柏上的干燥冬孢子角7.吸水膨胀后的冬孢子角8.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梨树病害梨锈病发病条件(1)发病轻重与梨园周围桧柏及柏科植物数量。(2)气候因素:一般只侵染与嫩组织,当梨萌芽,幼叶展开时,如值天气多雨,同时温度适合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发病重。(3)品种抗病性差异:一般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梨树病害梨锈病侵染循环梨树病害梨锈病(1)梨园应避免与柏树多的地方靠近,砍掉梨区5公里范围内的柏树。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若不能砍除桧柏等转主寄主,可在梨树

3、萌芽前,即3月上中旬在桧柏上喷药1-2次,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药剂:波美3-5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波美1度石硫合剂,梨树上喷药应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进行,7-10天一次,2-3次,20%粉锈宁乳油150050%多菌灵WP1:800。梨轮纹病病害症状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灰褐色突起病瘤,里面暗褐色,较硬,表面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健交界处龟处龟裂。病枝干梨树病害病害症状果实亦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深浅相间的褐色同心轮纹斑,果肉变褐腐烂。病果梨轮纹病梨树病害叶片多在叶缘产生褐色轮纹状斑。病叶病害症状梨轮

4、纹病梨树病害梨轮纹病梨树病害1、病枝干及其病部放大2、病叶3、病果梨轮纹病梨树病害1.子囊壳2.子囊及子囊孢子3.侧丝4分生孢子器5.分生孢子有性阶段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etSakuma,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病原物无性阶段:簇小丛壳菌(Dothiorellagregaria),半知菌亚门小丛壳属。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器扁

5、圆形或椭圆形,具乳头状孔口,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分生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单胞,无色。梨轮纹病梨树病害(1)气候条件:当气温在20°C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或雨量达10毫米时,或连续下雨3-4天,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最快。干旱年份或地区,病害发生轻。发病条件(2)寄主抗病性:不同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差异显著。(3)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虫性害虫危害严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梨轮纹病梨树病害防治方法(1)培育、选用无病苗木。(2)加强栽培管理。(3)清除病源: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

6、对主干、主枝上的病斑,及时刮除,并涂以杀菌剂保护。常用的杀菌剂有:843康复剂原液、80%402抗菌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喷药保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梨黑星病病害症状被害梨芽,鳞片茸毛多,表面具黑色霉层。病芽梨树病害病害症状翌春病芽抽出的新梢,其基部出现淡黄色病斑由覆黑色霉层,称雾梢。不久病部龟裂,成溃疡斑,并可扩展到叶柄基部,叶片变黑枯死。病梢梨黑星病梨树病害叶片发病多在主脉或支脉两侧产生斑点,上覆黑色霉层。叶柄受害时病斑呈长椭圆形,凹陷,

7、上覆黑色霉层易早期落叶。病叶及受害叶柄病害症状梨黑星病梨树病害受害果实产生褐色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后期龟裂成疮痂状。病果病害症状梨黑星病梨树病害病害症状梨黑星病梨树病害1、健果2、病果3、病叶及其病部放大梨黑星病梨树病害病原物1.子囊壳2.子囊及子囊孢子3.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子囊菌亚门梨黑腥菌(VenturiapirinaAderh)无性阶段:半知菌亚门梨黑腥孢菌(FusicladiumvirecensBon),分生孢子梗粗而短,暗褐色,无分枝,直立或弯曲,其上可见有许多疮疤状突起物。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

8、榄色,两端尖,纺锤形,单胞。假囊壳圆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双胞,上大下小。病菌存在生理和致病性分化的现象。梨黑星病梨树病害病害循环梨黑星病梨树病害发病条件(1)梨树的不同品种对黑性病的抗性具有明显差异。寄主最易感病的是幼嫩组织。(2)降雨的早晚、降雨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是左右年度间病害流行波动的主导因素。(3)地势低洼、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