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ID:25798358

大小:4.9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1-2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1页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2页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3页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4页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专题六第21课-2-课程标准: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温故知新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zxxk伟人不容完全否定!!!zxxk“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略讲,不记)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文化大革命”总的导火线。1966年夏,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

2、全会,发布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毛泽东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刘少奇是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组成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革”的实际指挥部。“四人帮”是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文化大革命”(1966—1976)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革”的原因(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毛泽东对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做出错误判断。(直接原因)(3

3、)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党内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国家在决策方面缺乏法律的制约)(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①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②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的破坏(1967年1月,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③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4、(“两会停开”)(“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大代表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1965、1—1975、1,1965、1三届人大后,没有再开会。1975、1四届人大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1966、7-1975、1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①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③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④坚持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

5、国情和国际环境,并以此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3、“文革”的教训文革性质: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对“文革”错误的初步纠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主要负责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针对这一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冲破“左”倾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

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年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zxxk阅读材料: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文革”后,邓小平痛定思痛,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起步时,就为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7、,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历史条件:(1)文革的深刻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法制建设的方针的提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978——)14zxxk2、措施:(1)平反冤假错案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包括对“右派”的平反),并为刘少奇平反昭雪。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