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

ID:25805798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_第1页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_第2页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_第3页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_第4页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时代立传 为历史存真——纪录片门外断想我对纪录片的认识和兴趣,始于鲁迅先生的教诲。青少年求学时,读鲁迅日记,便记得其中有关于先生对电影纪录片的议论。大意是说:每有暇,携广平,乘车直奔电影院,看的是非洲纪实之类的纪录片,因为此生恐去不得那地方,只可望从银幕上了解些那里的实情。可见,在鲁迅看来,纪录片乃是他拓展知识视野和增长人生智慧的重要窗口。伟人如此,况我辈乎!人生有限,银幕无限,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足令人生拓展了有限的时空,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理想已成现实。如今的影视纪录片,作为成为“显学”的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以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渗

2、透性最强的影视传媒纪录历史与现实的神圣使命。正如《中国纪录片人宣言》所言:“纪录是纪录者的生命存在形式。纪录片的品格即是纪录者的品格。”中国影视纪录片工作者担当的责任是:“记录我们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历程;记录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实轨迹;记录我们人民奔上小康大道的动人故事。”“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传承文化,连接未来;生命不息,使命不止。”恩师钟惦棐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曾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暂管过短期的编辑工作,当新影厂30周年诞辰时,他发表《审时》一文,找来重温,仍启人心智。他指出:“表面的纪录,只能是纪录的表面具有动人的性质”,而“和平建

3、设表明生活进入常态,因此表面的纪录如果不能突破纪录的表面,便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减弱它昔日的力度。”此言极是。他要求纪录片必须从“所处的时代要求寻找答案”,“成为这个新的社会体制的触角,并且用新的电影语言和新的电影方法”去突破“事务的表面”。他呼吁纪录片创作者学会“审时”,“审时而后度势”,“审时是对客观的总体认识,度势是对主客观条件的估价”。真正从纪录对象的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科学“审时”,确为创作史学品位与美学品位俱佳的优秀纪录片的首要条件。(引文均见钟惦棐著《电影策》第182、18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当今世界,人类在反思历史时

4、,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大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都共同认识到:如果说,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某种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失度与过度开发破坏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那么,信息革命就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留下了人文生态环境某种程度的破坏——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水准的滑坡。面对人类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严峻现状,曾荣获诺贝尔奖的数十位大科学家几年前云集巴黎,共商对策,在著名的《巴黎宣言》中呼吁: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21世纪人们应当回到2500年前东方的孔子那里去讨教!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5、“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身等关系的和谐哲学,作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魅力依存。在这方面,纪录片大有独特的用武之地。纪录片之所以分出“政论类”、“自然类”与“人文类”这样重要的类别,实乃创作趋势和内在规律使然。人类在和平、发展这两大共同主题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攸关人的素质的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志,极为紧要。考察国情,时下影视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对书籍文化的挤压,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精华,恐怕主要还不是集中体现在银幕上,而是体现在图书馆里经过历史筛选和确认的古今中

6、外的经典书籍文化里。当然,盛世文化理应最具包容性。当代影视文化,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的,一类是积累性的。前者重在时尚与流行,追求娱乐快感;后者重在传承与创新,追求智性美感。两者都需要,理应互补生辉,但切不可厚此薄彼,甚至是此非彼。前者发展健康,不仅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需求,而且还可以进入健康文化乃至先进文化行列,后者则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以为,纪录片应归入后者。影视文化不仅应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娱乐需求上多作贡献,而且更应在着意提升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上狠下工夫。惟其如此,影视文化的生命与价值,集中体现在思想

7、内涵与文化意蕴上。纪录片在这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毋庸讳言,我们对影视纪录片的投入,却远远少于对影视娱乐时尚节目的投入,我们对时尚与流行的宽容乃至放纵,却又远甚于对思想文化品位的追求。须知,过度追求视听感官的刺激感,往往会同时消解理性思维能力和精神反思的痛感,两者是成反比的。这对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弊多利少。因此,呼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注重思想文化品位的纪录片的创作及其理论建设,实在是当务之急的明智之举。文化者,人类独有的一种生存方式以“化成天下”也;艺术者,人类独有的一种审美方式以把握世界也。从根本上说,文化的宗旨是“化”人——把人的

8、综合素质“化”高;艺术的宗旨是“养”心——把人的精神境界“养”高。被文化巨匠鲁迅先生特别青睐的纪录片,既是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