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

ID:25813259

大小:7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2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_第1页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_第2页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_第3页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_第4页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当代艺术之闺阁“闺阁”一词译成英文为“innerchambers”或“en’squarters”,传统上是指“大家闺秀”的居室。在人们的概念里,古时妇女们就是被幽闭在闺阁之中,吟诗作对、研习书画、练习女红。当代画家奉家丽选用该词来命名她近期的一个系列画,此举给了我一个启示,令我想到,这仿佛就是对在过去十年不断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女艺术家所处位置的一种隐喻。“闺阁”一词,从20世纪开始,成为了早已被革命女性颠覆的封建社会中男女分处异室这一现象的代表。奉选用的“闺阁”这一标题及该系列画,关注女性和女性艺术家的历史,特别是

2、中国,同时,也对古今两性关系进行了评判。本文试图诠释,在与西方“对话”之后形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对女性艺术家有着明显的排斥,在自身独特境遇和范围的女性主义美学发展中,“闺阁”一词的隐喻加强了中国女性史的独特性。国际艺术界看到中国和女性主义的特别作品的愿望,与中国艺术史中的男性主义版本相融合,创造了一种现代“闺阁”艺术——女性艺术就被限制在这种现代闺阁之中,从理论上来说,它仍旧是“足不出户”,绝少能够获得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或者仅限于一种形式的交流。为了阐明我对女性作品不为外人所理解的批评,为了清楚地揭示“当代中国艺术”的阴影——

3、一个盘旋于我脑际的幽灵,一个游荡于所有在美国举办的中国艺术新展上的幽灵,我想先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做一个简短的回顾。1“出户”的艺术“从里到外(InsideOut):中国新艺术”展,结束了它在位于纽约的亚洲社会画廊和P.S.1当代艺术中心的秋季展览,移至旧金山,于1999年2月26日在旧金山的现代美术博物馆和亚洲美术博物馆开幕。从东海岸到西海岸,致力于亚洲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机构间的合作表明:该展的策划人正努力试图打破西方对中国艺术的一贯理解。此次展览中,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参与,标志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现象的确立,它试图打破中国文化

4、在西方艺术博物馆里展示出的一种东方化沿袭,比如,古董收藏——古代青铜器、玉雕、陶器、佛像、水墨画、书法。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画作和装置艺术,与20世纪著名的西方大家同置一室,代表了一种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认同,即中国文化是富有现代感的,是充满活力的。实际上,正如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当时的策划人加里·加勒尔斯(GaryGarrels)在结合展览举办的讨论会上所说,“从里到外”是该博物馆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艺术展,而这也是该馆除了几次小型战后日本艺术展外,第一次亚洲所有艺术形式的综合展览。1)“从里到外”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了它请来的策划人高

5、铭潞的知识和特长。高铭潞,当时的哈佛大学美术史博士生,中国大陆的批评家和策划人,曾与人联合策划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颇有争议的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并因此而一举成名。该展览,展出了一百八十六位艺术家的二百九十七件作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文革结束后,成为了众多西方风格和理论的对话者。该展览在开幕几小时后就被公安人员关闭,原因是艺术家肖鲁朝她和她的合作者唐宋创作的装置作品的镜子上开了两枪(装置作品至今仍很难在中国正式展出。有一批评家推测,政府对装置作品变幻莫测的特质所抱有的忧虑与肖鲁、唐宋装置作品事件有关)。2)在两名艺术家

6、被逮捕的三天后,该展览重新开放,但,因展出的行为艺术违背了举办者与美术馆之间的合同,致使该展再次被公安人员关闭。1989年后,几种重要的艺术刊物停刊,曾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的艺术家们也很难在正式场合展出自己的作品。在高铭潞和他的合作者栗宪庭用英文“前卫”这个词来命名上述展览时,该词并没有明确地指向任何一个前卫派潜在的对抗者——艺术或社会政治的常规。3)1989年后,贴有“前卫标签”的中国艺术被视为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但国际艺术市场却给它以热情的拥抱。在上个十年里,这种“当代中国艺术”——基本上,没有在中国大陆展出——已在日益

7、广阔的国际艺术圈里走了一回。1993年,香港艺术中心推出了第一个大型且颇有影响的展览——“一九八九后的中国新艺术”。该展的策划人:大陆评论家栗宪庭,香港收藏家、画廊经理、商人张颂仁(JohnsonChang)一起将展出的艺术作品分为如“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几类,和此次展览的名称一样,这种分类标签显现出政治与艺术的紧密关系。“一九八九后的中国新艺术”曾于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伦敦、悉尼展出,1995年至1998年,该展览以小规模形式到美国几个城市巡展。其他展览有:“中国现代艺术”(柏林);“清算过去”(爱丁堡);“

8、中国!”(波恩),这些展览展出了大量相同艺术家的作品,并在九十年代中走遍了欧洲。“从里到外”也展出了一些来自香港、台湾的艺术家和在八十年代末移居西方的艺术家的作品,整个展览所带给西方观众的却是同样的政治术语。例如,《洛杉矶时报》在评论于纽约举行的该展览开幕式一文中运用了标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