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

ID:25819409

大小:105.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_第1页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_第2页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_第3页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_第4页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载试验技术和要求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2、量测仪表应每年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并出具合格证,使用时在有效检定期内,以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测调试。3、预制桩休止期持力层为粘性土,应为28天以上;砂质粉土、砂性土宜为14天,灌注桩28天以试桩为中心1.0至1.5倍桩长为半径范围内没有强烈振动干扰的条件下,休止28天以上。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加载至地基土破坏(抗拔:桩侧土体破坏、水平试验:桩侧土体破坏或桩身结构破坏);为工程验收而进行抽样检测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2.0

2、倍。5、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同地质条件;同桩型、规格;同施工工艺;同队伍、人员素质、机械;同设计要求)试桩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桩总桩数在50根内,不应小于2根(包括抗拔、水平)。6、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明确给出每根桩的承载力检测值,据此并结合整个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结果,给出该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7、静载试验前应进行低应变法测试。8、对接桩质量有明显缺陷的多节预制桩、充盈系数偏大或偏小、扩缩径明显且没有代表性的灌注桩不宜作为试桩。9、千斤顶使用:A、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应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

3、的80%。B、当采用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其型号、规格应一致。C、所有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其合力中心应与桩的中心重合。10、抗压加载反力装置: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B、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应小于预估最大荷载的1.2倍(水平:1.25~1.5倍)。C、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D、不能利用静压机作反力装置。1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应对锚桩抗拔力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1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规范规定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应确保消除压重平台对试验的影响,压重平台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力不应

4、大于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13、地锚反力装置国标《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增加了地锚反力装置,对单桩极限承载力较小的摩擦桩可用地锚作反力。14、抗拔试验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尽可能利用工程桩作为锚桩。15、水平静载荷试验装置A、施加水平作用力的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B、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宜安装球形铰座,保证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过桩身轴线。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桩身应适当补强。C、当采用顶推加荷法时,反力结构与试桩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d。D、当采用牵引加荷法时,反力结构与试桩之间净距不应小于10d。且不小于6m。16、试桩、锚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距离反

5、力装置试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试桩中心与基准桩中心基准桩中心与锚桩中心(或压重平台支墩边)锚桩横梁≥4(3)D且>2.0m≥4(3)D且>2.0m≥4(3)D且>2.0m压重平台≥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地锚装置≥4D且>2.0m≥4(3)D且>2.0m≥4D且>2.0m注:1D为试桩、锚桩或地锚的设计直径或边宽,取其较大者。2如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或多支盘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尚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3括号内数值可用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多排桩基础设计桩中心距离小于4D的情况。4软土场地堆载重量较大时,宜增加支墩边与基准桩中心和试桩中心

6、之间的距离,并在试验过程中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17、水平静载荷试验基准桩与反力结构之间的净距A、基准桩与试桩反力结构的净距不宜小于5d。B、当基准桩在与加荷轴线垂直方向上或试桩位移相反方法上时,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2m。18、基准梁基准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10号以上型钢),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可沿基准梁方向水平移动(简支于基准桩上)。基准桩应以直径40mm以上的钢管打入地面以下1.0m以上,严禁使用搁置在地面的钢凳(或其它物体)作为基准桩。试桩设备及量测仪表应有遮挡设施,试桩区域不受冲击、振动等影响。19、荷载量测荷载量测采用荷重传感器或压力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的

7、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该级增减量的±10%。20、位移量测试桩位移(沉降、上拔)量测采用4只测读精度为0.01mm的位移计或百分表。对称安装在离桩顶0.5倍桩径(或边长)且不小于20cm以下平面,桩中心2个正交直径方向的桩侧。机械百分表长针的零点位置不一定相当于时钟的12时位置,安装前应检查、调整。抗拔试验上拔量量测平面必须在桩身位置,严禁在上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