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ID:25830271

大小:7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2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_第1页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_第2页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_第3页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_第4页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93—2009代替GB12999—91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Waterqualitysampling—technicalregulationofthepreservationandhandlingofsamples(发布稿)2009-09-27发布;2009-11-01实施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水样从容器的准备到添加保护剂等各环节的保存措施以及样品的标签设计,运输,接收和保证样品保存质量的条款.本标准对《水质采

2、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9-91)进行了修订,原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次发布于:1991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增加单项样品的最少采样量及量化部分保存剂的加入量.——增加分析项目的容器洗涤方法.删除"分析地点"和"建议"合并为"备注".——增加待测项目,其中理化和化学指标33项,如高锰酸盐指数,凯氏氮,总氮,甲醛,挥发性有机物,农药类,除草剂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增加生物指标4项:增加放射学指标10项.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年1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

3、9-91)废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I水质采样1适用范围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本标准规定了水样从容器的准备到添加保护剂等各环节的保存措施以及样品的标签设计,运输,接收和保证样品保存质量的通用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当所采集的水样(瞬时样或混合样)不能立即在现场分析,必须送往实验室测试时,本标准所提供的样品保存技术与管理程序是适用的.2样品的保存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

4、间内,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进行分析时的样品已不再是采样时的样品,为了使这种变化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必须在采样时对样品加以保护.2.1水样变化的原因2.1.1物理作用:光照,温度,静置或震动,敞露或密封等保存条件及容器材质都会影响水样的性质.如温度升高或强震动会使得一些物质如氧,氰化物及汞等挥发,长期静置会使Al(OH)3,CaCO3,Mg3(PO4)2等沉淀.某些容器的内壁能不可逆地吸附或吸收一些有机物或金属化合物等.2.1.2化学作用:水样及水样各组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某些组分的含量与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氧能使二价铁,硫化物等氧化

5、,聚合物解聚,单体化合物聚合等.2.1.3生物作用:细菌,藻类,及其他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会消耗水样中的某些组分,产生一些新组分,改变一些组分的性质,生物作用会对样品中待测的一些项目如溶解氧,二氧化碳,含氮化合物,磷及硅等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2.2样品保存环节的预防措施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和生物学性质.也取决于保存条件,容器材质,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这些变化往往非常快.样品常在很短的时间里明显地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一切情况下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并尽快地进行分析.保存措施在降低变化的程度或缓慢变化的速度方面是有作用的,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保存措

6、施还不能完全抑制这些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水,产生的保存效果也不同,饮用水很易贮存,因其对生物或化学的作用很不敏感,一般的保存措施对地面水和地下水可有效的贮存,但对废水则不同.废水性质或废水采样地点不同,其保存的效果也就不同,如采自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其保存效果不同,采自生化处理厂的废水及未经处理的废水其保存效果也不同.分析项目决定废水样品的保存时间,有的分析项目要求单独取样,有的分析项目要求在现场分析,有些项目的样品能保存较长时间.由于采样地点和样品成分的不同,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适用于一切场合和情况的绝对准则.在各种情况下,存储方法应与使用的分析技术相匹配,本标准规

7、定了最通用的适用技术.2.2.1容器的选择采集和保存样品的容器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特别是被分析组分以微量存在时):2.2.1.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一般的玻璃在贮存水样时可溶出钠,钙,镁,硅,硼等元素,在测定这些项目时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以防止新的污染.一些有色瓶塞含有大量的重金属.2.2.1.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如重金属或放射性核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2.2.1.3容器或容器塞的化学和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应.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