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

ID:25835509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_第1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_第2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_第3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_第4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回顾与思考【摘要】本文从经济环境因素演变对会计国际协调影响的角度出发,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国际协调各阶段协调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展望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会计国际协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国际协调大潮中一直以非常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只用了10年多就走完了西方国家70多年的发展道路”(刘玉廷,2001),尤其是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会计国际协调之所以能取得如

2、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众所周知,会计是经济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冯淑萍(2004)提出,1978年开始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总的来说,中国的改革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是探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2000年)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2020年)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决定了我国会计国际协调也只能渐进而行。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会计

3、国际协调的历程  本文在充分借鉴我国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历程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即探索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会计准则体系初步建设阶段(1992年-20世纪末)、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完善阶段(也称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完善阶段)(2000年-今)。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85年实行的市场定价双轨制,使市场机制被引入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所

4、有制方面,开始尝试引入私有制,允许一些不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发展私有经济。在这一经济变革的背景下,会计模式也相应地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1.协调内容  从1979年开始,我国就逐渐的局部借鉴国际惯例。自1981年开始在《会计研究》上翻译、介绍IASC颁布的各项会计准则。自198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专家工作组”成立以来,始终以成员国的身份参加历次会议。1985至1986年间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二者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对国际上公认的会计理论、会计原则与会计

5、方法的恰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建制的内容。1988年,财政部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开始全面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及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路。  2.协调特点  我国会计国际协调逐渐步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会计制度是在恢复苏式会计的同时,又在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会计制度模式的自我探索。但此时的会计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苏式会计的模式,依然充满着计划经济的色彩。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协调基本上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险阶段。  (二)会计准则体系初步建设阶段(1992年-20

6、世纪末)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时期,所有制方面的限制进一步被放宽,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同时存在,允许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采用租赁、承包等形式来促进国有资本的流动。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减少。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1.协调内容  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且系统的会计改革始于1992年。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

7、、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我国40多年来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模式。1993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自1993年以来,财政部通过招标,两次聘请德勤国际会计公司作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咨询顾问,第一期合作完成了30项中国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自1997年起,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财政部发布实施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1997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会计师联合会,并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观察员。1998年,我国正式成立了

8、会计准则委员会,定期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和咨询委员会会议,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供咨询建议。  2.协调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步伐开始加快,整个协调工作已步入正轨。确定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会计惯例初步协调的新的会计模式。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