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

ID:258423

大小:4.50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7-07-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1、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2、避免庸俗的进化论;3、避免历史虚无主义;4、正确理解实用主义。“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池田大作一、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安身立命之学)二、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经世致用之学)一、传统文化与人生幸福(安身立命之学)道: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宇宙秩序天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德者,得也。得道之人的品质特征道:宇宙和人生的秩序和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不取军中

2、一钱,寄回家中。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语文文言文日常用语求阙斋温、良、恭、俭、让(孔子)处柔守慈(老子)谦卦:六爻皆吉《易经》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惟天福善祸淫。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解字》恥之于人大矣!《孟子》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了凡四训》鹦鹉

3、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贪财?(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贪色?(天道祸淫最速)贪名?(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贪食?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二、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经世致用之学)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中国人骠悍的一日早上醒来,先用二甘醇超标的牙膏刷牙,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给儿子冲一杯碘超标

4、的奶粉,自己喝杯黑作坊的豆浆,吃几个硫磺熏白了的馒头,夹点废油漆桶腌制的榨菜,包里放个05年的粽子。吃饱喝足,出门,深吸一口重度污染的空气。中午跟同事一起吃顿苏丹红的炸鸡,喝杯苯超标的可乐。晚上约朋友出来吃了顿地沟油炒的菜,来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鱼,再来一盘臭水沟捞来的麻辣炸虾,还有个农药高残留的清炒菠菜。最后,老板上了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绿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算帐的时候,找回一张假币。晚上睡觉的时候,被刚装修完的赠品甲醛呛得眼泪直流,只好把脑袋蒙到黑心儿棉被里面。想起房子还有四十万贷款加

5、利息,辗转反侧到天半亮都睡不着。找安眠药吃了半瓶也没用,含在嘴里。哦,原来是糯米片。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既然要“教之”,就必须首先提出一种全社会可以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墨子》美国的中学生:71%的人考试作过弊;68%的人动手打过人;35%的人在商店偷过东西;96%的人认为自己道德高尚。一方面,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确定了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法律制定、制度设计提供了内在精神和价值灵魂。西方:公

6、平正义为核心进行制度安排。两个问题:维护了公平正义,但是却不能引导出人们具有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等道德情感;因此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可能是人情冷漠、精神空虚、道德颓废的,由此导致法律所管辖之外的“反社会行为”比比皆是。监狱以人满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为忧。(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和”:身心和谐:君子坦荡荡人际和谐:

7、五伦大道政令和谐:王道仁政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大同世界伦理五伦关系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义妇德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仁爱(孝悌)互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同世界互爱(“四海之内皆兄弟”)涩泽荣一新加坡汉唐礼仪之邦明郑和下西洋十七大报告中所渗透的治国理念,正是吸取了中国传统重视以德治国的经验,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和谐社会虽然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但是忽视道德教育要构建和谐社

8、会也同样是不可能的。1、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家庭教育:(周文王的母亲)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积福(童年)造福(中年)享福(老年)天堂(童年)战场(中年)坟墓(老年)学校教育:孝敬父母社会教育:思无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真俗不二《梵网菩萨戒经》:不作国贼不谤国主《璎珞菩萨戒经》:不漏国税不犯国制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白居易和鸟窠禅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