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染整技术

生态染整技术

ID:25849494

大小:116.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生态染整技术_第1页
生态染整技术_第2页
生态染整技术_第3页
生态染整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染整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述生态染整技术赵雪,朱平,展义臻(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摘要:介绍了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和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Oeko-Tex标准100的检测内容,从纺织纤维原料和染整加工方面论述了纺织品加工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从原料、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五方面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关键词:生态纺织品;检测标准;生态染整技术中图分类号:TS190.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4033(2007)02-0071-04艾氏剂、狄氏剂等[3]。“生态纺织品”概念主要来自1991年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与检测协会颁布的“Oe

2、ko-Tex标准100”。随着全球环保潮流的兴起,欧美各国纷纷制定与纺织品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类标准,限制非生态产品的进入,国际生态纺织品得到迅速发展[1]。生态纺织品既代表了全球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又集中体现了经济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的手段。因此,生态纺织品将是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摆在每一个染整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1生态纺织品的概念纺织品从原料到成品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准备、纺纱、织造、染整以及缝纫加工。在生产过程中,染整加工中的染化料多数是带有芳香结构的化合物,有的在服用、洗涤和存放过程中,与所遇到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3、甚至形成致癌物[2]。随着纺织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生态纺织品(环保纺织品)的概念。所谓生态纺织品是指纺织品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纺织品,是符合环保和生态指标要求的纺织品,它具有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a.生产过程与生态在制造和生产纤维、纺织品和成衣的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而且符合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废弃物处理及减轻噪声等条件。b.人类健康与生态主要是针对衣服对穿着者及其近身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而言。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凡是在日常穿着或使用时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其含量应减至最低。c.废弃物处理与生态这个概念是针对

4、纺织品的废弃处理而言,包括纺织品的循环回收再用,分解处理不释放有害物质以及焚化销毁不污染空气等。2Oeko-Tex标准100检测内容2.1杀虫剂包括DDT、DDD、DDE、六六六、2.2pH值类别婴儿与儿童服装pH值4.0~7.5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服装4.0~7.5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服装4.0~9.0室内装饰类纺织品甲醛含量4.0~9.02.3婴儿与儿童服装为20mg/kg,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服装为75mg/kg,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服装及室内装饰类纺织品为300mg/kg。2.4特殊气味发霉、鱼腥、香味和臭味等。重金属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它们对人2.5体的肝、脑、心、肾以及骨骼都有伤害,

5、对儿童尤为严重,因此生态纺织品标准对它做了严格的规定。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来源于各方面,包括天然纤维生长过程或纺织加工以及染整加工过程。对于服装来说,重金属还来自成衣的配件。2.6染色牢度染料吸附固着在纺织品上愈作者简介:赵雪(198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助剂与生态纺织品的研究。·71·No.22007年2月针织工业牢,解吸并转移到人体皮肤就愈少,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就愈轻,所以对生态纺织品上的染色牢度要加以规定。从穿着卫生条件来看,染色牢度主要包括唾液(特别是童装)、汗渍(酸碱性)、水洗以及干湿摩擦牢度。2.7含卤素烃及其衍生物纺织品加工时经常用到一些含氯的芳烃及其衍生物

6、,而这些化合物大多数是有毒和有害的,这些含氯芳烃主要有以下几类:a.五氯苯酚五氯苯酚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织物织造时上浆的浆料要用它作防腐剂;为了防止羊毛诱变,在储存和运输时也用它作防腐剂。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它有毒且有致癌作用。这种化合物很稳定,不容易自然降解,即使排放到污水中,也会危害生态环境,故受到严格限制。生态纺织品标准对不同纺织品服装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做了严格的限制。b.氯化物载体为了使分散染料于常压下可快速上染聚酯纤维,常选用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机苯的氯代化合物作载体,它可以加速染料对纤维的吸附和扩散,从而可以在100℃染色。生态纺织品标准对它们做了限制,应选择毒性低或无毒性的载

7、体。3纺织品加工中的生态问题3.1纺织纤维原料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生态学性质,其在生产、消费和废弃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合成纤维的生产以石油和煤炭为基本原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天然纤维大得多。再生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等物质为原料,如速生植物、棉短绒、马尾松等木质或用大豆、玉米等蛋白质制造成纤维,其生态学性质比合成纤维好。人们常把从纤维到纺织品消费分成五个阶段,然后把其中的生产原料可再生性与生产中的污染程度作为五个评价指标,再把消费过程结束纺织品被废弃后纤维的可降解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