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

ID:2585407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_第1页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_第2页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_第3页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吗中国经济已经见底?随着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有乐观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宽松,以保证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5月以来政策放松力度加.L2同比增长小幅回升至13.2%,较4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932亿元,比4月份的6818亿元明显增加。  人民币贷款明显增加主要反映了政策的刺激作用,带动M2同比和环比增速均出现回升,特别是环比回升非常明显。总体货币条件出现显著改善迹象。  贷款增加了,对实体经济支持就增强。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基准利率、逆回购对资金供给端的放松,以

2、及发改委项目审批加快对资金需求端的改善等多方面分析,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增加。  从贷款结构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说明近期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等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助于未来投资增速保持稳定。  政策要进一步宽松  经济学家表示,低于预期的实体经济增长为决策层带来了进一步放松政策的动力,同时通胀率降低带来了更大的政策放松空间。高盛高华宋宇预计,决策高层将在未来数月保持明确的放松倾向。  乔虹建议,应当进一步采取宽松的政策,防止经济下行风险,并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项目将有助于刺激需求增长。她预计在三、四季度还将降息一次,并继

3、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将有更多中长期信贷展期,以支持新开工项目。  中金公司认为,货币政策仍需要继续微调预调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央行在6月初降息一次后,年内继续通过贷款.L.基准利率的下调、降低融资成本仍然是较大概率事件。预计下半年央行仍有合计两次共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政策能支撑起经济增长吗  有谨慎观点提出,单纯降息,难以解决当下经济困境。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今年会逐渐下行,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也不会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  他认为,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推出了极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但强心针打过以后,结构性的问题

4、又显露出来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企业造成了错觉,企业以为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措施能渡过难关。企业忙于扩张能力,忙于在市场上争夺份额,放弃了转型的机遇。  今年经济再次下滑的时候,我们重温旧梦,把稳增长放在调整结构之前,但今天的财政已非2009年可比,地方财政也是非常紧张。而且现在看到批出来的项目都批在政府自己圈定的产能过剩行业里面。大型的钢铁厂上马,我们钢铁行业已经过剩了,为什么还要投放资金?不去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反而使短期的GDP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恶化。这是饮鸩止渴的政策。它的效果非常有限,而且会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今天必须要

5、认识到,企业对贷款需求不足的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缺乏新的投资机会,缺乏可以赚钱的投资机会。  现在迫切的是要重新思考拉动内需的政策,要坚决把政策层面上的重心从稳增长改为调结构,把调结构放在第一位。不要重蹈覆辙,不要一拖再拖,拖到无法调整的地步。  许小年认为,要真正推进结构调整,刻不容缓的是制度的改革,而不是新的刺激性政策的推出。  首先,要加强对产权的保护,使得民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有平等的竞争条件。在法律上、政策上、市场准入上、资金的获取上,资源的占用上要一视同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极为丰富的企业家资源,让企业家发挥潜能,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6、 其次,要减税,减轻企业的负担。减税是把资金还给老百姓,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企业可以发现更有效的投资渠道、更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是政府去投资。  国际资金看好中国  就在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发展之际,一度逃离中国的国际资金开始用行动来表示他们的观察和选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研究机构EPFRGlobal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基金经理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国股市投资了25亿美元,而2011年全年则撤资26亿美元。  根据LipperIn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际和全球股票基金持有的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平均比例增加到了4.4%,相比之

7、下,去年同期的水平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