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

ID:25854186

大小:1.06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1-23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_第1页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_第2页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_第3页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_第4页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家寨煤矿防治水专项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水城县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贵州华电华和有限公司水城县杨家寨煤矿防治水工程总体方案设计二O一五年二月2水城县杨家寨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目录1.概述41.1目的和任务41.3水文与气象31.4地形地貌41.5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41.6矿井现状61.7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72矿井地质条件72.1矿井构造72.1.1构造72.1.2矿井构造与地震72.2地层82.3煤层及煤质112.3.1含煤性112.3.2煤层122.3.2煤质12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23.1矿区含(隔)水层123.2矿井充水性因素分析错误!未

2、定义书签。4矿井水害防治方案94.1水害防治方案的确定92水城县杨家寨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4.2水害防治工程的设置95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105.1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105.2防水煤(岩)柱留设115.2.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115.2.2.防水煤(岩)柱的留设116矿井防治水措施措施166.1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166.1.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166.1.2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166.2水害防治的组织措施206.3疏水降压措施206.4井下探放水措施216.4.1区

3、域、局部探放水措施2112水城县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6.4.2探放水设备选择306.4.4注浆堵水措施326.5地表防治水措施326.5.1地表水防治设计依据326.5.3地表水防治工程346.6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356.6.1井下排水357.6.2防水设施376.7老窑水防治措施386.8封闭不良钻孔防治水措施396.9预防井下突水396.10其它397结论4012水城县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1.概述1.1目的和任务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和煤矿水害的治理,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本着“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要求,编制了《水城县杨家寨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通过对矿井水害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矿井水害档案,分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矿井充水特征,对矿井水害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确定防水安全煤(岩)柱,编制针对性防治水专项设计,从而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1.2位置及交通杨家寨煤矿位于水城县城南东220°,直距约25km。行政区划属水城县阿戛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54′18″~10

5、4°54′42″,北纬26°30′05″~26°30′29″。矿山有乡村公路接S314省道与水城县城相通。水城县城有贵(阳)昆(明)铁路通过,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图1-1-1)。行政区划隶属贵州省水城县阿戛乡。12水城县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杨家寨煤矿杨家寨煤矿图1-1-1水城县阿戛乡杨家寨煤矿交通位置图根据整合后的矿井15万吨/年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11404),该矿原有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有效期10年,矿界由5个拐点坐标框定,开采标高为+1660m~+1280m,其走向长2.01

6、6km,倾斜长0.6636km,面积1.3378km2。与周边矿井无矿界纠纷,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4-1。表1-4-1贵州省水城县杨家寨煤矿矿区拐点坐标拐点XY开采标高(m)面积(km2)02932555354905201660~12801.33781293317835490723229331783549119432932444354927254293204235492299矿井由原苏田煤矿、关门山煤矿、杨家寨煤矿12水城县大田煤矿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与临近矿井无矿界重叠和采矿权纠纷。1.3

7、水文与气象区内无大的河流及水体,仅有由北西流向南东的季节性溪流,调查时流量0.8~2.5升/秒。沟谷发育,沟溪水枯季流量小或干枯,雨后山间沟溪水流量较大,暴雨后有山洪发生。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冬春寒冷,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连绵,气候变化无常。每年5~8月平均最高温度22~30℃,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凌冻期,最低温度达0℃。年无霜期平均25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水量为1223.6mm,最多年降水量达1460.7mm,最少年为873.6mm;年平均风速1.4米/秒。1.4地形地貌井田

8、属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地形是以仲河为界,南北两侧高,并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最高点位于南西部的飞仙关地层山脊,标高1875.5m,最低点在仲河河谷,标高1570m左右,相对高差305.5m。区内地形起伏大,多呈斜坡,坡度10°~65°,一般坡度在20°~35°左右,少部呈缓坡,坡度一般小于20°,斜坡以脊状山形态展布,冲沟较发育,有利于地表水排泄。1.5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