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

ID:25855296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_第1页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_第2页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_第3页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_第4页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1.导论1.1研究背景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中生产能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Costanzaetal.,1997;吕宪国等,1998;孟宪民,1999)。《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湿地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与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区域"(丁圣彦等

2、,2007)。2005年2月公约科学技术评佔委员会借鉴千年生态系统评佔关于生态系统的术语体系,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定义修改为"反映湿地在某一特定时间的生态系统组成、过程及服务的总称",以"服务"取代了  某市湿地景观布局动态变化探析-->1.导论1.1研究背景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中生产能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Costanzaetal.,1997;吕宪国等,1998;孟宪民,1999)。《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湿地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

3、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与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区域"(丁圣彦等,2007)。2005年2月公约科学技术评佔委员会借鉴千年生态系统评佔关于生态系统的术语体系,将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定义修改为"反映湿地在某一特定时间的生态系统组成、过程及服务的总称",以"服务"取代了"产品、功能和特征"。湿地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等四个方面(表1-1,赵士洞等,2007)。然而,湿地景观也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湿地所表现的资源

4、丰富度和面积易变化的特征而容易受到人类的干扰,加上人类对湿地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尤其大规模的城市化对湿地景观造成严重影响(Turneretal.,2000;Fronemeal.,2001),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全球湿地损失超过50%。湿地被改造成农田,或者被城市建设大量占用,直接导致湿地水文、植被土壤特征的变化,以及伴随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和建设,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被大大降低。湿地己经发生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出现剧变的可能性加大,并且这种趋势的扭转难度很大,往往不可逆转。从20世纪70年开开始,世界

5、上的许多国家就开展大量的湿地保护工作(吴克勤等,2000)。中国政府对湿地的保护也卓有成效,《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也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定为优先发展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延缓了其被破坏的速度。自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开始,第一批7块(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和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第二批14块(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保护区、江苏大丰麋

6、鹿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东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和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第三批9块湿地(辽宁双台河口湿地、云南大山包湿地、云南碧塔海湿地、云南纳帕海湿地、云南拉什海湿地、青海鄂凌湖湿地、青海扎凌湖湿地、西藏麦地卡湿地和西藏玛旁雍错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343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9.4%。但是,中国的湿地保护仍然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2000年城市化水平36.20%(相同时期西方主要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联邦德国、荷兰、加拿大、

7、澳大利亚均超过70%),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0%,每年城市化率需提高约1.5%。人口、经济的双重压力直接导致大量湿地景观的消失,近40年50%的沿海滩涂湿地消失,约13%的湖泊不复存在,一些管理者甚至将湿地视为荒地或未利用地作为城市开发利用的优先对象。另一方面对湿地的过度利用导致湿地长期承泄工农业污水废水,湿地的生态功能严重受损。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状况和继续恶化的趋势,必然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1.2.国内外湿地景观硏究进展1.2.1.湿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