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ID:25858629

大小:76.6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_第4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摘要】本文主张问题意识的培养应重点抓好“自主先学”“摘要留疑”“思维探宄”“练习提升”四大关键环节,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73-02审视我国目前的教育,课堂提问的“话语权”往往由教师掌握,学生在长期“填鸭式”灌输教育下,早己没有了问题意识,缺少怀疑精神,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笔者尝试以“问题”为主线统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疑、思、练”四步教学环节

2、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一、自主先学一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慧的有效工具。学生只有了解了书本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生成问题。学生自主先学,首先要从认真研读政治教材开始。高中思想政治以生活逻辑为线索,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排版上体现了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如“想一想”“议一议”“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辅助阅读的小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发现问题的兴奋点,学生要学会利用教材的

3、“小栏目”,点亮思维的火花。同时,学生还要学会把握教材的“矛盾冲突”,如教材前后知识之间,教材与学生己有知识之间,政治教材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教材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教材的矛盾之处,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抓住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能形成学生认知上的不协调,促使他们去探究、去深思,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高二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题内容中,仅在辅助文中“想一想、议一议”的探究活动就有四个,此外教材还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荀子、孟子、贝克莱、王夫之、朱熹、恩格斯、列宁、笛卡尔……这些哲学家的重要言论,对教材原理做了很好的拓展性说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其中

4、,有的学生针对教材中前后出现的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提出这样的质疑:“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而朱熹却说‘未有此气,己有此理’,两人都在探讨‘理’与‘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呢?”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明确哪些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问题依然还有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为新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二、摘要留疑一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在导学案“摘要留疑”一栏中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记录下的可以是课前预习中遇到的未知知识,听课过程中的不解之处,与老师同学的分歧意见,或者是自己在课后完成作业时遇到的棘手难题等,只要是学生有质疑的,都可以

5、提出来。学案中的“摘要留疑”小栏目,为学生的提问拓展了时间和空间。为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教授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判断问题的有效性。在自主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题时,学生就以下内容提出质疑:①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有几个发展阶段?③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却说“理在气先;未有此气,己有此理”,该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④凡是唯物主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之间什么关系?⑨什么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义都是对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吗?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⑥为什么说唯心史观是近代唯物主义的

6、局限性?⑦什么是形而上那么多的问题都要一一作答吗?通过引导学生比对和分析,舍弃那些为了完成任务而“问”的虚假性问题,自行解决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工具书就能轻易完成的简单问题,抛开重复性问题,筛选出真正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进行探宄,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三、思维探宄一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探宄”是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它强调以学生的自学自探为基础,借助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梳理、深化学习的成果,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学生首先要学会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独立的思维探宄,可以

7、通过查阅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方式获取相关的文字与音像资源,借助参观、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的实践活动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收集网上的信息化资源学生在搜集、阅读、思考、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面对学生自学探究后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同位探讨、小组讨论或全班辩论,鼓励学生彼此设疑、相互释疑,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使不同的观点得以暴露并能够彼此交流,不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当然,“生本互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