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ID:25859765

大小:73.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_第1页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_第2页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_第3页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_第4页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语法单位

2、: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主谓:陈述关系。主语:被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

3、充成分。*层次分析法10现代汉语语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②前面一般能够

4、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①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②名词单复数同形。(二)动词种类:①动作动词;②心理活动动词;③存在、变化、消失动词;④判断动词;⑤能愿动词;⑥趋向动词;⑦形式动词语法特征:①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②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在前加程度副词。③能构成“∨不∨”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④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⑤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

5、轻松等意义。特殊动词:①判断动词“是”:表事物等于或属于什么;表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事物的存在;让步转折。10现代汉语语法②能愿动词(助动词):用在动词语、形容词语前表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有评议作用。不能用在名词前,不能重叠、不能带“着了过”。③趋向动词:表移动的趋向。可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趋向,作趋向补语。(三)形容词种类:①性质形容词;②状态形容词语法特征:①常作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少数性质形容词能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②不带宾语。③性质形容词大

6、都能受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不”修饰。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①状态形容词不用加“很”或重叠。(四)区别词意义: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语法特征: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②不能单独做主语、谓语、宾语。但组成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五)数词种类:①基数词(可组成倍数、小数、分数、概数短语);②序数词语法特征:①要跟量词组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

7、成分。②常作定语、补语、状语。③“俩”、“仨”为合体数量词,后不加“个”。④倍数只能用来表增加;分数既能表增加,又能表减少。(六)量词种类:①名量词(专用名量词、借用名量词);②动量词(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语法特征:①位于数次和名词之间,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补语、宾语。②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不作补语、宾语。数量短语也可重叠,表数量多或按次序进行。③有时单独做句法成分。10现代汉语语法(七)副词种类:①表程度;②表范围;③表时间、频率;④表处所;⑤表肯否定;⑥表方式情态;⑦表预

8、期;⑧表关联语法特征:①都能作状语,几乎动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②一般不能单说。③部分能兼有关联作用。*形容词副词区别:①能否作定语;②能否作谓语;③能否用作“∨不∨”(八)代词种类:按句法功能分:①代名词;②代谓词;③代数词;④代副词。按意义分:①人称代词;②疑问代词;③指示代词。语法特征:①人称代词可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