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学》word版

《行政文化学》word版

ID:25867940

大小:63.3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行政文化学》word版_第1页
《行政文化学》word版_第2页
《行政文化学》word版_第3页
《行政文化学》word版_第4页
《行政文化学》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文化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政文化学一、政府与行政二元论:又称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提出)。1.国家职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是政治职能;另一种是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是行政职能。2.政府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性官员,负有政治责任;一类是专业性的行政人员,有独立性。3.现代官僚制度由两部分组成:政治类官员,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体现民主原则。事务类官员,由公开竞争来选拔,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实行长任制或终身任职。二、佛雷德.里格斯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型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

2、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能够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现象。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行政模式(1)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2)土地的分配与管理是政府的最重要事务;(3)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4)家族与亲族主义的行政风范;(5)世卿世禄制度;(6)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都是特权阶层;(7)政府与民众沟通少,同一阶级间交往也受空间限制;(8)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2、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衍射型行政模式(1)自由经济或前苏联式的管制经济为基础;(

3、2)民众与政府关系密切,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3)平等主义的行政风范,成就导向、对事不对人的原则;(4)高度的社会流动,发达的沟通渠道;(5)政府职能明确,各行政机构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6)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3、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1)异质性: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不同的制度、行为与观点,而多元社会、多元经济、多元价值导致公共行政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2)重叠性:行政机构不一定产生其应当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非由行政标准决定;行政任务往往由非行政机

4、构来完成。(3)形式主义:指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令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三、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文化与传统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所谓传统是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指文化系统在其历史延续过程中相对稳定地保存的那些性质、要素和结构关系等,是使文化系统保持其根本特性和系统特质的那些基本东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族群。文化的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在政治生活中所造成的影响至深。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

5、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四、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背景,政治制度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美国是在反欧洲封建传统中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文化中反传统倾向十分明显,抛弃了传统的政治形式,实行总统共和制;英国和日本都由于历史悠久,注重传统,实行的是议会君主制;法国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实行的是半议会半总统的共和制;德国的文化和传统则造就了德国的议会共和制。五、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国人口中对政治主体(政府机构、官员、政党组织、政策决定等)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的特有模式。六、政治文化模式分为村落地域型、臣民依附型和积

6、极参与型三种典型类型。村落地域型政治文化的标志是:人们对自己属地的认同感强于国家的认同感,缺乏公民权意识,在认知上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臣民依附型政治文化的特征:公民认为自己对政府产生影响的能力很有限,易于服从并对政治参与比较消极。积极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公民对政治有密切的关注,并有广泛的参与意愿和认知。七、中西行政文化的差异——自转轴时代伊始1、古代中国——历史型、道德制约权力春秋战乱——导致对道德、秩序的渴求追忆与怀旧——“上古三代”的理想秦代:科层制、郡县制——爵位、贵族的衰落秦汉时期:从法家至道家,最后以儒家为主的合流,统治成本、统

7、治技术、统治效能与统治模式魏晋时期:强调人性,渴求摆脱约束,门阀政治唐宋时期:知识的普及与门阀的衰败——科举明清时期:逐渐走向专制——相权的衰落对统治“术”的鄙视与热衷:君子不器帝王、将相的神异传说:政治合法性2、西方——哲学型、法理制约权力对本体、真相、正义、自由、民主、法的追寻希腊时期:公共事务管理与古典民主制度传统——公民大会、辩论、投票(陶片放逐法)罗马时期:自然法与罗马法中世纪时期:教会、神法、城市共和的出现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议会、科层制、专业体系的建立契约论:对国家起源、目的(无关乎历史,追寻真相、应是)的探讨

8、西方学者研究历史的方式更侧重于寻找事件背后的原因、真相,中国的《春秋》等史书侧重道德的解释方式。八、儒家管理思想概述管理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