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

ID:25879904

大小:6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3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术患者低体温防护的研究进展方华戴红霞马丽黄珠群罗慧梅单位:519015珠海市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手术室(方华,马丽,黄珠群,罗慧梅),澳门理工学院高等卫生学校护理系(戴红霞)方华:女,本科,副主任护师通信:戴红霞,女,博士,副主任护师,助理课程主任基金项目:珠海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013092)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05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中心体温低于36℃定义为低体温。研究显示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5

2、0%~90%的手术患者会发生围手术期低体温[1-2],国内有文献报道50%~70%的患者术中会出现低体温[3]。围术期低体温会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心律失常、出血、伤口感染、复苏时间延长等,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4],对术后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随着患者安全理念的普及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临床及研究人员对术中低体温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对术中低体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低体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人体正常的中心体温为36.5~37.5℃,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0~36.4℃定义为轻度低体温[5]。中心体温低于36℃即定义为低

3、体温,又称作低温征[6]。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病理生理原因在于热量和能量再分配使体核温度下降,即热量从中心部分到冷的外周组织的再分配[7]。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1麻醉因素(1)全身麻醉。由于全身麻醉导致患者意识丧失,使肌肉过度松弛而减少了产热量,同时麻醉药可以对体温调节反应进行抑制,与麻醉药物抑制出汗相比,其对血管收缩以及寒战反应能力的抑制要高出3倍[8],这就使血管直接扩张,开放了动静脉短路,中心热量逐渐向末梢流入,消耗了核心温度,最终使热量丢失而导致核心温度降低。全身麻醉期间,低温的发展变化模式通常分为3个阶

4、段:中心体温于麻醉后第1h内快速下降(再分布性低温);第2~3h呈缓慢、线性降低态势(热量失衡期,平均体温下降速率为0.5~1.0℃);最后变的稳定[9]。(2)区域阻滞麻醉。脊髓和硬膜外麻醉阻断了身体一半以上的神经传导,这种温度调节的末梢性抑制是硬膜外麻醉时发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区域麻醉最初降低体温是由于体内的热量由核心向外周分布所造成的,而机体散热多于产热则是后期体温降低的主要因素。通常来说,全身麻醉手术时间与一般手术时间分别>3h和>2h均会使体温出现下降[10-11]。1.2环境因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环境温度可直接影

5、响患者的体温。通常情况下,人体体温的稳定性是通过热调节反应来完成的,但在麻醉、创伤和手术情况下,患者机体丧失了正常的热调节反应功能,使得患者体温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12]。当室温低,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值过大,辐射和对流散热的显著增加导致低体温发生时,患者会出现低体温现象[10,12]。1.3手术因素手术前为患者摆放体位及消毒时过长时间地暴露身体,可致散热增加及用冷消毒液消毒皮肤,消毒液挥发时带走皮肤表层大量热量均造成患者体温下降。手术过程中,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腹腔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术中为保护脏器或擦拭时使用的湿敷料垫温度太低,

6、血液、组织液等浸湿了切口周围的无菌敷料等均增加了机体热量消耗,同样会引起体温降低。另外全麻下机械通气吸入气体温度未适当调整,腹腔镜手术中气腹所用CO2是经过冷冻液化压缩,温度为21℃,进入体内使机体迅速降温,手术时间越长,对体温的影响越大,散热增加。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的体温降低[10,12]。1.4输液与输血因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入大量未加温或者与室温相同的液体或者血液,从而产生“冷稀释”作用[10]。短时间内大量输入4℃的库血,可产生低体温、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7],这是由于低温液体和血液在机体内需要通过吸收热量,方可达到正常的体温,这

7、一过程增加了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导致患者的术中体温降低。人体体温下降的趋势会随着输入液体的增多而变得更加明显[13]。1.5年龄和体质因素患者年龄以及个人体质也会影响体温,如老年患者因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及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易出现低体温;小儿由于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相对较大,散热较快,且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故在围手术期也易发生低体温。体质较差的患者体温调节功能较弱,对冷的耐受力差,这样的患者较正常体质的患者在术中出现低体温的概率要高得多。2手术患者手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护进展根据低体温产生的原因,回顾文献,

8、国内外常采取体核温度监测、预暖、保温、液体加温及气道加温等单一措施或者联合措施,将手术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6℃以上,预防低温征,降低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