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ID:25884127

大小:196.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旅游地理_第1页
中国旅游地理_第2页
中国旅游地理_第3页
中国旅游地理_第4页
中国旅游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旅游地理绪论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本专业重要的基础知识,学好旅游地理十分重要。一、研究对象与任务是研究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学科。二、主要研究内容旅游地理是在旅游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事实的记述和分析,文体以说明为主;旅游地理学偏重于旅游地理理论的研究和阐述,文体以分析论述为主。三、学科性质是一门旅游和地理两种不同性质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以实用性为显著特点。涉及到旅游和地理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地质学、考古学、生物学、气象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环

2、境学、城市规划学、计算机、高等数学知识等等。四、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一)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古老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见诸于诗词、歌赋、散文、游记、专著等古代文献之中。《诗经》(殷夏西周)---------最早有旅游描述的文字著作,以诗歌形式颂扬了当时的民间出游活动。《论语》(春秋时代)----------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况,观礼、观风、游览名山大川,还总结出了高山与流水的不同美学效果。《山海经》(战国时代)--------最早记载山川风物的典籍。《大唐西域记》(唐代)---------记述了他亲践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传闻的二十八个国家,包括地理、交通、城邑、关防、气

3、候、物产、风土、习俗等情况,是可信度最高的一部历史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明代)--------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泓祖记载和描述了他三十四年旅行考察生涯,历游16个省区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水文、名胜及社会、经济、民情、风俗等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是一部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古代地理名著。徐霞客于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首次入闽考察,先后共5次旅闽,从北部的仙霞岭,到南端的诏安,穿越全省,主要考察浦城浮盖山、武夷山风景区、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仙游九鲤湖、福清石竹山、漳州及路途所经之处我国古代的旅游地理著作与史料,种类广泛,内容丰富,文学艺术色彩浓烈,以

4、描述罗列形式为主,科学探索性强,举世闻名。(二)近代、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长期以来,旅游地理学处于描述阶段,内容局限于对自然山水、名胜古迹、物产经济、民族风情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描述。1930年,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在美国《地理学评论杂志》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公认为近代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随后出现: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的《旅游地理》科特罗梁夫《休憩与旅游地理》美国地理学家马勒特的《国际旅游地理学》日本地理学家玲木忠义的《现代观光论》。八十年代,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初步框架。中国地理学家涉足旅游地理的研究较早。1934年,张其昀著《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19

5、40年任美锷又著《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由于中国近代、现代旅游业相对落后,影响了中国旅游地理的发展。直至七十年代末期,我国才开拓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我国的旅游地理学研究沿着注重综合,又注重应用的健康方向发展。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第一节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七大要素组成。大的差异产生旅游愿望。根据地带性、非地带性以及地区性的分异规律,可将地表自然环境的差异分为三级:(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3)三级差异——由于

6、地区性的原因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岩性、地质作用、封闭孤立的演化环境、自然之谜发生地、特定地点出现的自然现象,相对纯自然区域)3.吸引强度的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力。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一般环境地区、人为环境地区则是其客源地。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奇特的地区吸引强度最大。如:中、低纬度地带吸引强度大于高纬度地带。中、低纬度地带内的岛屿及迎风海岸的沿海地带引力强度大于内陆。内陆地区奇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引力强度大,而且原始程度越高引力强度亦越大。二、文化地理背景1、文

7、化地理背景的组成文化地理背景:物质基础要素(自然)物质文化要素精神文化要素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文化地理环境的时空差异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其内涵的丰富性也盛于自然地理环境。世界文化地理环境也存在着三级差异:(1)一级差异——文化圈处于同一文化圈内的所有地区为同质文化区,不同文化圈的为异质文化区。古代世界在陆地最集中的欧、亚、非三块大陆上发育了著名的四大文化。可将古代世界分为四个古文化圈:(1)东亚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2)欧洲文化圈,即在欧洲本土;(3)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及其周边地区;(4)中东地区文化圈,包括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