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与分析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

ID:25899992

大小:2.4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1-23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_第1页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_第2页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_第3页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_第4页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脊液检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神经科脑脊液检查及其临床意义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概述分布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比重为1.005_无色透明细胞外液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_平均日产量约520ml主要由血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酸与镁的含量较高血、脑脊液、脑之间_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脑脊液循环(人体第三循环)通路生成——两半球侧脑室→室间孔(Monro氏孔)→间脑三脑室→经中脑导水

2、管(Sylvius氏管)→桥延脑背方四脑室→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氏孔)、正中孔(Magendie氏孔)→各脑池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回吸收——主要由突入脑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Parchioni颗粒,约占80%)和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实现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及沿脑和脊神经鞘入淋巴管和血管周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脑脊液的作用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充当清除CNS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的媒介营养脑神经脑脊液检查在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腰椎穿刺术临床上采集脑脊

3、液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侧卧位腰椎穿刺术手术程序:摆体位—选穿刺点—消毒铺巾—皮内皮下及韧带浸润麻醉—进针(切口朝上,针身垂直脊背平面略向患者头端方向缓进,针穿黄韧带及硬脊膜时有落空感,再进少许,逆时针转动针身90°使针尖切口朝向患者头部,拔针芯脑脊液滴出。如无液体滴出,放回针芯调整深度,或遇低颅压者可用注射器轻轻回抽)—测初压(伸展躯体并嘱放松,压腹或嘱咳嗽观察针头是否在蛛网膜下腔,若考虑脊髓病变疑有椎管阻塞者应做Queckenstedt试验)—脑脊液送检—测终压消毒退针封胶—术后医嘱(去枕平卧(俯卧位更好)至少6小时,压力低者可嘱饮水或补充低渗液)与观察护理

4、(测血压及常规护理)临床上腰穿失败的常见原因与解决办法摆体位不当——如治疗床垫太软太厚,造成患者脊柱呈现一定弧度,使术者穿刺针进入椎旁肌肉或组织解决办法——在治疗床单下放心脏按压板,应嘱患者尽量低头屈髋弯腰抱膝,增加腰椎间隙宽度以利于进针;另外,穿刺进针时务必使针身垂直脊背平面;掌握进针的深度有时会在正规操作情况下穿刺无法成功,此时应特别注意询问患者有无经历腰椎区域的外伤与手术史,必要时可做腰骶椎X线或MRI检查腰椎穿刺指征——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做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血管疾病,鉴别出血性抑或缺血性◆脑外伤后

5、鉴别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手术后及某些颅内肿瘤、变性疾病等取脑脊液检查◆脊髓病变取脑脊液检查,疑有椎管阻塞做动力学试验◆特殊造影检查◆椎管内用药及减压引流等治疗◆眼底视乳头水肿,颅内高压明显,早期脑疝,后颅窝占位病变者◆穿刺部位有皮肤、软组织感染、腰椎骨畸形、破坏或有结核感染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垂危、休克或躁动不安者◆有颅底骨折脑脊液漏者◆高颈髓病变,尤其是疑有压迫者应慎做压颈试验腰椎穿刺指征——禁忌症(相对)腰穿注意事项应通过观察病人意识、精神状况、眼底、生命体征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并结合CT/MRI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如有颅压高,

6、且估计为脑弥漫性病变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进一步诊治,可以按下列方法慎重穿刺:◆穿刺前半小时内先脱水◆穿刺时选细针,成功后退出针芯至针尾后迅速接测压表◆测压表连针身一起迅速拔出,针眼用消毒方纱压迫◆取测压接管内的脑脊液送检◆操作要快速,并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术后根据压力情况调整医嘱,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否腰穿?◆易被污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细胞破坏、变形、消失,纤维蛋白凝结,影响计数及细胞学检查◆糖因细胞、微生物等耗解而降低◆致病菌如隐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可溶解死亡腰穿后脑脊液应立即送检,放置过久会造成左侧卧位—袖带缠颈接血压计—腰穿(成功后不放脑脊液)—接测

7、压管(或测压表)—助手压病人腹部持续20秒放松(期间每隔5秒记录脑脊液上升及下降的压力,直到恢复初压并稳定30秒为止)—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并保持至20mmHg持续10秒放气(从加压起每隔5秒记录脑脊液上升及下降的压力值,直到稳定30秒不变为止)—再依次加压至40mmHg和60mmHg,均保持10秒后放气,依前法每隔5秒记录各次脑脊液上升及下降压力值,到稳定30秒不变为止)—用小方格纸绘制完整的压力曲线图,重点比较压力曲线上升与下降的时间及其下降的坡度变化注意:当加压至60mmHg时,一般脑脊液压力可达400mmH2O,患者可产生较明显不适感,故压颈试验加压不能

8、高于80mmHg,以免动脉血流受阻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