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

ID:25901523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_第1页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_第2页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_第3页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_第4页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引言一、研究意义和目的在我国,商标俗称纠纷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新类型的商标案件。一些缺乏诚信的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恶意抢注他人享有一定声誉的商标的俗称,企图利用他人的商誉,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实践中,在商标注册中抢注他人商标俗称的案件逐渐增多,类似“陆虎”商标案、“索尼”商标案,商标权与商标俗称权益的冲突愈发明显。如今,我国现行商标法中尚无相关商标俗称权益保护的确定性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统一适用的标准,各地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在商标俗称的使用、认定以及法律保

2、护具体模式的设计等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有时相同案件处理的结果竟然截然不同,甚至同一案件各级法院的裁判也是大相径庭,司法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被严重破坏,必须尽快完善我国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制度。本文立足于全面阅读文献资料、研究前人学习成果、借鉴外国司法经验,首先对商标俗称进行概述,然后总结我国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现状,并归纳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对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不足,同时介绍外国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司法实践,继而探讨我国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对我国商标俗称法律保护具有意义的模式构想。以通过理论研

3、究,提出相应的法律保护模式,健全市场竞争秩序,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我国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二、文献综述现阶段,国内关于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研究相对较少。2014年1月,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筛选后发现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只有16篇,且大都是期刊论文,只有2篇是硕士论文。从文献数较少这一点可以看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比于知识产权其他领域来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者,对这些文献按发表年份进行统计,发现从2010年开始,学者们才对这一问题产生关

4、注,近两年关注度逐渐上升,说明这一问题是近两年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而且,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对商标俗称的法律保护形成相对一致、系统的观点,因而又是一个难点问题。经过阅读、分析和整合文献,基本得出商标俗称是一项知识产权利益,应当予以保护这一结论。但如何保护,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而且,在实践中,关于商标俗称纠纷案件的判决结果也是相互迥异,各级法院对同一案件的判决有时也是大相径庭。商标俗称法律保护的理论研究中,第一种观点是引入“被动使用”理论。主要有智凤云:《商标俗称法律保护之研

5、究》(2013),倪朱亮:《商标使用:“消费者保护”价值取向下的解读》(2013),邓宏光:《为商标被动使用行为正名》(2011),王东勇、仪军:《抢注未注册商标之“在先使用”的司法认定——评“索爱”商标案》(2011),杨敏:《“HYETERIC”商标行政纠纷案引发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适用的再思考》(2010)。所谓被动使用,指未经商标权人同意的使用,主要指广大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使用,具体表现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商标俗称的宣传、报道和使用。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公众主动地将商标俗称指向特定的商品,从而

6、在客观上对商标俗称标识的商品与原商标权人的商品形成了唯一对应的关系,该俗称在实际上已经起到了商标的作用。既然被动使用实际上产生了主动使用的效果,那么就应当把“被动使用”理论引入商标法,继而对商标的“使用”进行扩大解释,将“被动使用”视为商标“使用”的方式之一,从而保护商标俗称。第二种观点是“联系说”理论。主要有杜志浩:《“联系说”视角下商标俗称抢注案的法律思考》(2012),李琛:《对“商标俗称”恶意注册案的程序法思考》(2010)。该理论认为,注册或使用商标俗称是否侵犯商标权,关键在于对商标权客体

7、的把握。商标权的客体,既不是商标本身,也不是商誉,而是相关公众所认知的商标与商标所标识的商品之间的联系,也正是基于这种联系,商品提供者才能实现商标所产生的利益。........第一章商标俗称概述第一节商标俗称的界定商标俗称,即商标别称、商标昵称,是指因市场的长期宣传,社会公众将其与某一特定的商标相联系,进而形成的对商标的某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称呼,如“索爱”、“陆虎”、“伟哥”等。而且,社会公众使用该俗称指代某种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因而具有了类似于商标的作用。商标俗称这个概念衍生于原商标,但又与原商标不

8、同,它由市场产生,故而原商标权人通常都没有注册,甚至未曾预想。在我国,商标俗称这一源于实践的新概念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相比于英美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由于商标俗称简洁明白,便于记忆,国内的公众,尤其是消费者经常习惯性的使用商标俗称称呼一些特定的商标。在此情况下,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商标俗称的知名度不亚于原商标,甚至可能高于原商标,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更能区分商品或服务的,像“阿迪”、“巴黎之花”等。社会公众已经熟悉这些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