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

ID:2590248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_第1页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_第2页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_第3页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_第4页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论文摘要:自然界的声音往往都有一定的含义,人们无意中发出来的自然性的声音也有一定的含义。比喻,打喷嚏意味着可能感冒、打哈欠意味着疲乏等。音乐的声音也同样具有含义,自然界的许多声音现象以及语言中的某些语意性的表达都能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关键词:音乐材料;非对应性;模仿性;象征性;暗示性当我们在说一种艺术美或一部艺术作品美的时候,常常首先是针对这种艺术或这部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而言的。当我们听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所感受到的一切,也正是由于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一系列声音的要素刺激我们听觉的结果。要研究了解音乐的特征,有关这门艺术的美学问题,首

2、先应该搞清构成音乐的材料有哪些特点..毕业,所以,音乐的物质材料是体现音乐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一、音乐材料的特性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音乐艺术总是以音响标志着它的存在。音乐音响作为物质材料是无疑的,音乐材料有着自己特殊的特性,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对应性,其中非对应性在音乐特性中尤为重要。1、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每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是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没有创造性的劳动就没有音乐作品。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的主题,

3、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中的一首合唱曲的主题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这都说明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作创造性的选择。2、音乐材料的非语义性众所周知语言表达是依靠声音,音乐同样也是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的,但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所表达的意义却完全不同,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字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人们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它是非语义性的。音乐往往通过音调的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表现因素体现出语言的总体含义,音乐也同样通过音调的变化

4、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作曲家正是利用这一点相同之处,用音乐表现语言内容,比如,非常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中在楼台会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楼台相会时依依不舍的场景。音乐虽然无法表达出这对恋人在互诉衷情时的语言内容,但人们可以从音乐的音调中真切地感受到这对恋人离别时发自内心的表达。尽管这种表达不是语言,它没有语义因素,但它却表达了一种与语言相似的表情效果,实现了音乐与人的共鸣。3、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自然界的声音往往都有一定的含义,潺潺的水声表示溪水在流动;7呼呼的风声表示空气在流动,人们在无意中发出来的自然性的声音也有一定的含义,比如,

5、哭声意味着悲痛,笑声意味着愉快。音乐的声音也同样具有含义,自然界的许多声音现象以及语言中的某些语义性的表达都能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比如,雷声、雨声、风声、鸟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现象,悲痛的心情和爱情的表达,事态的发展和战争的场面等等,需要看到的是,所有自然性的声音在这些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性关系,它们之间不需要依靠中间环节去加以构通,不存在中介因素。而音乐却不同,音乐的音响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和语言含义,与这些现象和含义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悦耳的笛声并不是鸟叫,震耳欲聋的定音鼓轰鸣也不是雷声,小提琴柔美的音调并不能代表爱情的表白,沙哑的铜管乐声也不

6、是痛苦的叫喊。5人们也许能在音乐声中听到鸟声和流水声,但是这些声音与自然界的实际音响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对这两种声音的感受也完全不同。二、音乐材料非对应性特征对于自然界真是的声音,人们无须曲思考和想象就能感知到它的对象是什么;音乐中的声音,必须依靠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在听众和音乐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中介结构,这就是想象和联想;通过它们去沟通艺术和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1、音乐材料的模仿性音乐中的模仿性一般指用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即通过声音模仿声音,也就是说,音乐声音的模仿只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的,或者说,是针对那些用同一

7、种感觉------耳朵去接受的物质现象而言的。对于同类的物质或用不同的感官去接受的物质对象,比如,颜色、气味等则无法用音乐去模仿。模仿在音乐作品中很常见,尤其是对鸟叫的模仿,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优秀的例子9。比如,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中用唢呐特有的音色结合音乐模仿鸟叫。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中,分别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模仿夜莺、鹌鹑和布谷鸟的叫声。音乐中的模仿有时往往超出形态特征的范围,而带有某种概括性的含义。作曲家往往对现实对象中的某些外在的形态进行概括性的含义,作曲家往往对现实对象中的某些外在形态进行概括和提炼,6把它提到概念的高度,再对它进行模仿,

8、比如,对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