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植物配置讲义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

ID:25914534

大小:12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3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_第1页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_第2页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_第3页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_第4页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观植物配置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景观植物(观赏植物)、花卉的定义凡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和养护的植物,有观花、观叶、观茎、观果和观根的植物总称。2景观植物配置概念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地将各种园林植物(乔灌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搭配组置在一起,以发挥它们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3《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课程内容1)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

2、例尺度2)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植物景观配置景观在形式上必须满足简单、统一与协调、平衡、重点变化、比例与尺度等原则、3)园林植物配置的常见手法及方式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手法主要有对称,重复,变化,对比,节奏,渐变配置方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值4)不同景观植物造景形式道路、水体、建筑、山石景观旁4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充分了解观赏植物不同类型特性基础之上,掌握其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结合专业特点完成系列设计。5西方园林中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应用5.1西方观赏植物应用简述古代应用:古埃及的园圃-花圃-花园形式:室外装饰应用特点:花卉对称式布置;植物材料以果树、蔬菜、香料和

3、药草为主;代表:古罗马的突斯卡姆庄园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世纪的应用特点:花卉对称布局和自然布局兼有;植物以绿篱花坛材料为主;注重花卉装饰应用背景的处理;外国园林  外国园林植物配置同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迥然不同。  西欧西欧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园林和意大利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多为规则式,或将植物修剪成几何图形。16世纪意大利园林树木多以常绿树为主,沿着园路和园墙密植,并修剪成绿廊或绿墙,台地上还布满以黄杨或柏树修剪成一方块一方块的绿色植坛。18世纪以后的英国,出现以开阔的草地、自然栽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征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现代西欧各国,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又受城市生态的要求和影响

4、,植物配置趋向于自然,并注意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植物选择上考虑经济效益和重视植物配置的视觉艺术效果。  日本日本庭园的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式,但也注意修剪植物。树种选择以常绿树为多。尤其是松树,常常被修剪成一定形状,形成日本特有的风格,还创造了一种树木整形修剪的方法──“刈込”;同时,比较重视秋色树种的配置,如成片栽植槭树林等。树丛的配置,往往采用三对一、二对一、五对一等方式,使游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整个树丛的每株树木。在房屋旁,常种大叶的棕榈科植物和芭蕉等,以获得“听雨声”的园林意境。在瀑布的泷口常常配置若干乔木或灌木,把瀑布的一部分遮挡住,增加深度感。庭园中的地面也常以细草

5、、小竹、蔓类、羊齿类、藓苔类等植物覆被。苏联苏联园林比较重视植物配置,苏联园林学家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形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三种;将花形花序分为六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5.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简述春秋时期、汉代、唐代特点:花卉布局以不对称式为主;花材以木本为主,讲究意境的营造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

6、置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有关花谱、艺花一类书籍,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均已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有较详细的说明。从这些文字记述和保留至今的园林、古树名木来看,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如下特点:  ①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拟人化”,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因此,在园林中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

7、美,以孤植方式多,且极少修剪。  ②师法自然,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模拟“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武陵春色”;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稻香村”等。  ③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④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无论山石、水体、园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