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

ID:2591713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_第1页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_第2页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_第3页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论文..毕业摘要探讨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推广枣瓜间作、健全节水补灌体系、培肥地力、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生态林业等内容,以期促进压砂地后续产业健康发展。关键词压砂地;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传统的压砂地种植是多年来广大农民群众摸索出的一种“顺天时、应地力,靠天吃饭”型的被动抗旱种植方式。种植过程受气候、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而自然降水过程长期预报又很难有效把握,因此压砂地农业生产往往天时难顺,无所适从,常常逢雨收一把,逢旱撂一片,造成压砂地生产不能健康有序进行。为探寻压砂地

2、可持续有效利用的途径,近年笔者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基本探寻出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推广枣瓜间作枣树是我国公认的耐旱、耐寒、耐瘠薄经济林树种,..毕业其适应范围广,栽培省工省时,结果早,寿命长,受益时间长;同时,它还不与农业、畜牧争田地、夺劳力、抢农时,既可与瓜、草、粮、药间作,又可在田边地角、院落中发展;它既是投入小、产量大的低风险经济树种,又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生态树种。因此,在压砂地推广枣瓜间作立体套种模式,配套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无论是提高压砂地种植效益,还是维护区域生态

3、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实现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1。2健全节水补灌体系为了使压砂地生产由被动适应型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控型,应建立健全以补水工程、节水技术为内容的压砂地节水抗旱保障体系。为此,一是优化天然降水资源应用系统,通过合理配置集水窖、构筑蓄水池,配套用水、输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二是推广限量高效补灌用水技术,可根据压砂地种植作物需水关键期根层土壤水分消涨动态,适时进行补水灌溉,重点研究压砂地不同种植作物最佳补水量和补水期,建立压砂地补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压砂地周年安全生产。3培肥地力由于肥是保

4、障农田稳产、增产的关键因子,因此做好压砂地地力培肥、增加有机肥投入,积极研发推广适宜压砂地使用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提高压砂地地力水平,是保证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途径。4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有效利用先进、适用的农艺措施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对压砂地生产实施有效的宏观指导,探索寻求适宜压砂地生产的农艺措施非常必要。为此,笔者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采用耐旱品种、轮作倒茬(或间作)、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为主的一套适宜压砂地稳产、高产

5、的农艺支撑措施。推广耐旱品种,从内因上提高了压砂地种植成功几率2。其中,硒砂瓜种植以耐旱、耐储运的金城5号为主,搭配种植其他早、中、晚熟品种;农作物种植以荞麦、糜谷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芝麻、油葵为主,其次用农作物与瓜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以减轻病虫害。在栽培模式上,推广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辅助地膜覆盖技术,通过播后扣塑料碗或条覆膜、穴覆膜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出苗率,且增强了瓜苗抗旱能力,再加上田间管理实施节水补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等农艺措施,为压砂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5提高技术水平,精耕细作一是推广应用新

6、技术。引导农民从传统栽培向规范化栽培转化,进行必要的整枝、授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如利用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利用小弓棚、移动棚等保护措施进行育苗移栽,使农产品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地膜覆盖、穴覆膜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保证苗全;利用保水剂、抗旱剂、塑料瓶滴灌等技术抗旱保墒,确保大旱之年丰收;利用枯萎立克等药剂防治由于连作引起的枯萎病,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水平和精细管理意识。为了使技术真正贯彻到位,技术人员

7、应该进行及时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关键环节的具体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6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继续推广枣瓜间作模式,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广压砂地柠条栽植技术,扩大柠条造林面积3,4。积极开展试验研究,筛选抗旱造林新品种,探索压砂地生态林业建设新模式,促进压砂地栽培可持续发展。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