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

ID:2592135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_第1页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_第2页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_第3页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_第4页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梳理复习教案3【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男子志愿”、“男女同意”足见婚姻重视当事人即材料中的“男女”的意愿。可引用《孟子》中的一段来比较:“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9.(2009年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

2、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答案】:A【解析】:“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背离材料,D项材料没有体现。10.(2009年安徽文综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答案】:B【解析】:这四幅图片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B项“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11.(2009年广东历史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

3、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A、B、D三项都反映出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变化。12.(2009年江苏历史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

4、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

5、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

6、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解析】:(1)这个变化要突出由婚姻不自主到婚姻自主。(2)经济基础强调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家庭关系突出伦理道德变化,社会条件在这里要包含制度、社团和法律等。(3)视角要突出历史与社会现实这两个不同视角;结合婚姻自主的进步性和有限性做一

7、个简要认识。(三)现代中国经济建设与道路探索1.(2011年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答案】:A【解析】:1962年,这是探索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A项正确。B项只能对应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目与C项没有因果关系;题目也未涉及农村粮食产量提高;排除BCD

8、三项。2.(2011年福建省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起,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B项是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1980年,排除A。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1992年,排除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