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ID:2593505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1页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2页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3页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4页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南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进入新世纪以来,适逢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使甘南的义务教育、藏汉双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办学质量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但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地教育事业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当前,如何巩固现有成果,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甘南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全州各级政府及教育系统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教育现状  近十年来,甘

2、南州针对农牧村人口变化的实际,结合州内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着眼于整体提高农牧区教育教学水平,按照初、高中分离扩容,高中扩建,初中改建和新建,小学适度合并的原则,走规模化办学+寄宿制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子,全力扩大寄宿制教育规模,在牧区、山区、农区、林区都建有寄宿制学校,特别是随着普初和普九任务的陆续完成,以及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农牧村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各类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和容量不断增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长。  甘南州基础教育在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种:普通类和民族类,后者有两

3、种形式:①采用以藏语教材教学为主,用藏语直接授课,同时加授汉语文课,即所谓以藏为主类。这类学校中汉语教师较少,藏语教师占多数。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是夏河、碌曲、玛曲、卓尼及迭部的部分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基本说藏语,采用藏语教学更有语言环境,学生容易接受。②以汉语为主授课,单科加授藏语文,即所谓以汉为主类,课本与内地同类学校一样,采用这种模式的是汉语言基础较好的合作、舟曲、临潭、卓尼、迭部等地。另外,全州所有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和计算机课程,  二、甘南州教育面临的困境  甘南州教育事业在国家、甘肃省以及本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正

4、在逐步得到发展,但是,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规模、水平和速度上仍然差距较大,教育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学生数以及教育设施的改善需求、优秀人才的引进等方面不相匹配,教育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是全州虽然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但总体上层次低、水平低,两基成果巩固提高任务繁重二是全州教育事业整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危房比例高,排危任务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严重短缺。三是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教学程度普遍较低,现有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水平不高,应用情况不均衡。信息化教学设施紧缺,共享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差。四是学校管理工作整体处在低

5、层次、低水平上,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待提高。五是教师数量整体缺编问题亟待解决,紧缺专业教师补充难,师资队伍不够合理、配置不够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六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调协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业联系不够紧密,中职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40%,职业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经费项目投入十分有限,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三、对策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争取和落实国家和省上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倾斜政策,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落实,加快教

6、育项目工程的实施,改善办学条件,扩充仪器设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2.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执行好在全州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扎实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和中职生助学及免费工作,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费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完善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健全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其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要引进稀缺人才、优秀人才和外地人才,解决师资力量薄弱、近亲繁殖等问题。  4.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深化双语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健全双

7、语教学评价和督导制度,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设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提高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水平,建立切合州情的双语教材资源体系。  5.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推进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全州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需要,指导中职学校面向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设置专业,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专业。加强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逐步与用人单位形成订单式培养。  6.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实施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特征、以城区和乡镇中心校为依托的新一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逐

8、步形成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区和中心乡镇所在地集中,完全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区和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办学格局,彻底改变学校布点多、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的现状,整合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  总体来看,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