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

ID:25935984

大小:124.59 KB

页数:150页

时间:2018-11-23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_第1页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_第2页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_第3页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_第4页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劝忍百箴(原文+全译)--国学推荐读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劝忍百箴原著(元)许名奎琮琼译注劝忍百箴  序一  予读唐史,见高宗幸张公艺家,问其九世不分之状,书忍字百余以对,于是兴感。嗟乎,人为血气所使,至于凶于而身害于而家何限?昔成王之命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叔孙豹之慨季孙,其御者曰:“鲁以相忍为国。“赵襄子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平驭吏醉污丞相车茵当斥,丙吉曰:“西曹第忍之。“柳玭《家训》曰:“肥家以忍顺。“杜牧之《遗兴诗》曰:“忍过事堪喜。“司空图曰:“忍字敌灾星。“《说苑丛谈》云:“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吕存仁亦云:“忍诟二

2、字,古之格言,学者可以详思而致力。“然则忍之一字,自宰相至于士庶,人皆当以此为药石。予自壮至老,以贱且贫,故受侮于人屡矣。复思前哲有“德量自隐忍中大“之语,益自勉励,逆来顺受,不与物竞,因作《劝忍百箴》,愿与天下共之。每箴皆事为之句,入经出史,各有考据。公卿大夫四民十等,家置一本,朝夕看阅,亦足少补德量之万一,毋忽幸甚!  时至大三年良月吉旦四明梓碧山人许名奎叙  序二  四明梓碧山人许名奎著《劝忍百箴》四卷。考注者为上竺前堂芳林释觉澄,不知何时人。其书刻于万历甲春。余所得为司礼监本。杨升庵《丹铅杂录》著之,顾误名奎鄞。《艺文

3、志》既误列许氏为朱明时人,又讹“劝忍“为“勤忍“,由于末见原书也。考山人自序作于至大三年,为元武宗时。范氏天一阁有其书。惜山人生平无可稽,然受而读之,淹贯经史,洞达事理,每箴以“可不忍欤“终,使人惕然憬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诚有心人也。夫忍字从刃从心,谓心坚而能决绝也。《说文》:“忍,能也。“《广雅;释言》:“耐也。“凡坚而能上下日容忍,坚而能行日强忍。容忍仁也,强忍义也,残忍则不仁不义矣。《荀子;儒效》篇:“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注:忍,谓矫其性也。《吕览;去私》》篇:“忍所私以行大义。“《晋语》:“以忍去过。

4、“注:以义断也。要之非存仁义之心者不能忍也。道家言忍为多,儒家言忍为少,鲁以相忍为国,孔子于季氏舞八佾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反之,即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意。吾向以为天下事有可忍者,有不可忍者,匹夫岗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争,此可忍而不忍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所谓坚而能正也。忍与不忍,断之于义可矣。岂忍而与之终古乎?则又所谓坚而能行矣。山人《百箴》,因物付物,悉取其当。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无所不包,鉴往知来,然后可以临大事决大疑。前乎山人者,吾

5、有取于杨诚斋之《易传》;后乎山人者,吾有取乎刘念台之《人谱》。合是书而三之,以矫其性,亦庶几可以寡过矣。君子之于世也,亦时中而已矣。时当末至,进德修业,终日乾乾,进退得丧,无失其正。及时既至,发于事业,美在其中,以厚德载物之身,支玄黄天地之局,剥极而复,无平不陂矣。若《贾子;道儒篇》所云:“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彼反慈者,其亦知存亡之道乎?余既有感于时,因重刻许氏《劝忍百箴》而纵论之如此。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后学张寿镛序  言之忍第一  <原文>  恂恂便便,侃侃誾誾,忠信笃敬,盍书诸绅。讷为君子,寡为吉人。  乱之所生

6、也,则言语以为阶;口三五之门,祸由此来。  《书》有起羞之戒,《诗》有出言之悔,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缄口之铭。  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齿颊一动,千驷莫追。噫,可不忍欤!  <解说>  恂恂,诚实不欺;便便,说话明白流畅;侃侃,刚强正直,誾誾,和颜悦色,说话直爽,这是《论语》记述孔子有关说话的准则。竭心尽力叫做忠,诚实不欺叫做信,忠厚严肃叫做笃,始终如一叫做敬。孔子学生子张询问行为准则,孔子这样回答他,子张非常信服孔子的话,特地把它写在衣带的下摆,常常看到它,使内心受到警戒。  孔子还要求君子言语要谨慎,出言不慎会招致

7、灾祸,所以古人把言语少的人称作吉人或君子。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应以诚实为原则,与其说空话、假话、废话,还不如闭口不说。  动乱的产生,是由言语作阶梯的,口是用来记载日、月、星三辰,宣扬五行的,一些灾祸都是由说坏话引起的。言多必失便是人们对此最通俗的注释。  《尚书;记命上》说:“只有口是产生羞辱的。“这是说言语出自口中,如果不合礼仪,就会招致羞辱;《诗》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话不恰当一出口就会后悔。所以上天有卷舌星,用来警戒说坏话和花言巧语的人。《孔子家语》中载孔子到周朝观礼,看到三尊金人,他在多人背面题铭:“古之慎言人也,戒之

8、哉!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如果白玉有什么缺损,尚可以通过磨砺使其完美,而一个人言语有失误,就无法弥补了。口一张,嘴一动,说出话来,四匹马的车也不能追回。  许公感叹:噫,祸从口出,怎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  气之忍第二  <原文>  燥万物者,莫*乎火;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