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

ID:25943220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_第1页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_第2页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_第3页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_第4页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与负反作用-->[摘要]全球化的发展引发了国际社会众多的变革,国际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大量建立。作为国际社会的新兴行为体,非政府组织渗透到国际事务处理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国际法的发展。本文试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的地位问题上着手,阐述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变塑的重要影响。[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国际经济法;法律地位;作用及影响一、非政府组织概述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NGOs),又称“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或“国际非政府组织”,最早指的是得到联合国承认的国际

2、性非政府组织,现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社会企业)或其它法人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①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上关于非政府组织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从宽泛意义上说,非政府组织不仅指那些从事某种跨越国界活动的民间组织,而且还包括那些仅仅涉足国内事务的国内非政府组织。但由于国际法上的研究重点在那些具有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所以本文所指的非政府组织也特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定义源自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96年第1996/31号的决议,该决议认为“:任何不是由政府实体

3、或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组织均应被视为非政府组织。”②笔者认为要给非政府组织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首先需要弄清楚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同样也存在很多种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非政府组织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七个基本特征:组织性、私有性或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非宗教性、非政治性。③还有学者强调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以及非暴力性等等。笔者认为非政府组织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民间性、非营利性以及依法成立。其中,民间性具体是指,在国际上,该组织不是依据政府间的协议而成立的;而在国内则表现在不是依据国内行政法律而成立

4、的。非营利性是指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都是非营利的。依法成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具有自己的章程、总部、组织结构和活动资金,也就是要具有章程性和组织性。综上,笔者比较赞同将非政府组织界定为:主要由个人、民间团体依法建立和参加的,具有自己独立的章程、宗旨、组织机构和活动资金的,并在组织目的和范围等方面具有跨国性和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④即是由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根据国内法订立协议而自愿成立或加入的,且在政治和经济上独立于各国政府,其成员构成具有国际性,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虽

5、然在国际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它的法律地位的仍然是不确定的。而在民间社会和学术界,要求承认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的呼声也越来越多。国际法主体资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独立参加国际关系;二是能直接承认国际地位上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的能力。⑤一般认为,在当代国际社会里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是国家,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还包括国际组织(指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国际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接受承认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国际法的主体一样“,在任何法律体系中,

6、法律主体在其性质上或在其权利的范围上并不一定都相同。”“一个国际人格者不必具有各国通常具有的一切国际权利、义务和权力。”⑥笔者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也应该在一定限度和一定条件下被承认,成为相对的、有限的国际法主体。二、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促进作用非政府按照其组织规定的职能范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对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首先,非政府组织推动了国际经济法的立法编撰,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范围。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关系变的更加复杂,各国的经济利

7、益冲突更加明显。但是,国际社会上并不存在着一个超国家国际组织,也不存在超国家立法机构。在协调各国基于本国利益制定的法律与其他国家THESOUTHOFCHINATODAY2008.03今日南国ECONOMCIRESERACH经济学研究的接受程度的关系中,非政府组织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它们通过游说和舆论影响各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从而影响国际法的制订工作,如影响各国政府对国际条约的谈判、制定乃至批准以及国际习惯法规则的形成。非政府组织拟订了大量的关于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国际金融等领域的实体与程序规则。⑦其中,被视为是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是,19

8、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上促成通过了反映非政府组织主张的《里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