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ID:2594620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浅析“三公”经费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李书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近年来由于对“三公”经费缺乏有效监督,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失衡使“三公经费”控制十分困难,出现了诸如公开不透明、浪费屡禁不止、隐形支出难统计的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可以从提高公务员薪资、提高公开的广度深度、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监督制度等方面来加以改善。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研究,对认清和解决“‘三公’经费控制难”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三公经费”;委托代理理论;“经济人”近几年来,“三公”经费的使用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

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再次要求“加大‘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要求更加细化地说明公务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拥有量和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三公”经费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浪费问题、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规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三公”经费的控制仍不尽如人意。“三公”经费滥用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委托代理机制失灵的现象。作为代理人的政府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职务之便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了委托人民众的利益,造成了“三公”经费浪费、规模无法控制等问题。因此,从委托代理理论浅析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控制难”的原因以及措施,对于深入了解“三公”经费

3、控制中的问题和对其有效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三公”经费的控制现状“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而“三公”经费的控制是指严格控制其在财政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1]。近年来由于利益失衡、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监督使“三公”经费滥用问题严重,出现了诸如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以公车为例,据国家发改委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存在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基于这个背景,国家开始狠抓“三公”经费的公开和控制监管,使“三公”经费的支出基数

4、有了显著降低。2010年国务院要求公开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以来,按官方财政公开的数据统计,四年来,“三公经费”决算从2010年的94.7亿元降至2013年的71.54亿元,共减少23.16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由61.69亿元降至42.53亿元,减少了19.16亿元,居三项之首。但是我国的“三公”经费控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三公”经费的公开仍不透明。从《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可以看出仍有14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并且公开的往往是上千万、上亿级别的大数,而缺乏细化精确的小数,没有细化精确到具体的花费项目,也没有说明花费的具体目的。与“三公”经费

5、配套的一些基本参照数据,如部门人员数量等,也没有进一步细化公开。“三公”经费的公开越模糊,政府部门对于“三公”经费的使用就越自由越不受限制,控制其规模就越难。第二,“三公”经费的浪费现象仍十分严重。目前公务接待的开支名目多、数额大,包含内容却并不清楚;打着出国学习考察,参加培训、会议的口号进行公费旅游为干部谋取福利的现象十分突出;单位违法超编、超购车辆,公车私用的行为也无法杜绝,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行政单位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成本是社会运营车的5~6倍,而使用效率仅为社会运营车的1/5至1/6,浪费现象不可谓不严重。第三,“三公”经费的隐形支出难以统计。“三公”经费支出常常被变通为其他支出,

6、或是向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摊派、转嫁,或是将预算外收入用于“三公”消费。这种隐形支出就使得“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难以考察,“三公”经费的总体支出数额无法确定,“三公”经费的控制自然也就无法实现了。二、“三公”经费难以控制的原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在学术界普遍看来,委托代理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模式,以两个基本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为前提。在这种假设下,代理人便可能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委托人之上,即可能产生代理问题。而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委托人就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约束和激励代理人,避免代理问题的

7、发生,提高代理效率。造成“三公”经费控制困难的原因有许多,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主要有:第一,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经济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由活动在政治市场上的独立经济人组成的,他们对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行使并不是以放弃自身利益需求为前提的。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自利行为为准则的政府工作人员,一旦其遵守法律的理性被这种经济人本质打败,自利现象就会出现[2]。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工资待遇制度,工资水平过低就容易导致部分公职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