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

ID:25956032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3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_第1页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_第2页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_第3页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_第4页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台海两岸军事实力对比 从历史上看,50~60年代中国台湾自身实力同大陆不成比例,全靠美国干预维护分裂局面;70~80年代岛内依仗经济起飞羽翼有些丰满,才能在美国撤军后仍对抗统一;自90年代到现在两岸围绕统独的斗争加剧,岛内分离倾向.L.滋长的基础也在于经济因素。大陆若想解决台湾问题,关键在于争取综合实力的更大优势,这恐怕是纵观半个世纪台海力量对比演变后所应悟出的最深层次的结论。    两岸经济发展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半世纪来两岸未开大战,衡量实力消长主要看的是经济发展。回溯两岸经济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原先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2、 中共解放大陆时接收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90%的经济成分还停留在古代的农耕生产方式,近代工业产值不足经济总产值的1/10。台湾当时却已步入工业社会。日本将此地作为皇土建设时经济虽畸形发展,毕竟建立起近代化基础设施。以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发电量来对比,日占时期台岛年发电量达13亿度,人均年用电200度,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口相当于台湾80倍的大陆在40年代最高年发电量不过60亿度,人均年用电量只有11度,仅相当于台湾的1/20。  台湾的经济发展条件虽远胜大陆,在50年代其增长速度却落后于大陆。1950年台湾国民收入按汇率为11亿美元(当

3、时美元币值相当现在的4倍以上),人均年收入130美元;同年大陆国民收入为426亿元人民币,按汇率合美元100亿,人均年收入仅18美元。1959年大陆的国民收入达到人民币1200亿元,按汇率为500亿美元,人均达80美元。当时台湾经济也有发展,却因采取让台币不断贬值以刺激出口的政策,人口增长又快,1959年全岛国民收入按美元汇率计算只有15亿,人均年收入140美元,同9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多少提高。此刻大陆国民收入总量按汇率计算已达台湾的30多倍,人均相差也不到一半。虽然从当时的汇率看人民币对美元偏高而台币偏低,不过此刻确是两岸经济力量对比对大陆最为有利之时

4、。  1954年,蒋介石会见美国务卿杜勒斯时就承认自身无力反攻大陆,却寄希望于美国对华开战为他创造机会,因而在岛上注重稳定而没有长远发展规划。大陆方面却是全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在1958年前还基本是按计划稳步前进。  在50年代毛泽东认为解决不了台湾,关键是实力还弱于美国,对台湾本身的力量并不重视。1958年中国钢产量只有800万吨,美国则有1亿吨,同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总额也只相当美国的1/10。因此毛泽东提出,只要我们搞到1.5亿吨钢,吹口气它就跑了,这个它指的是美国而非国民党。炮击金门时毛泽东下令大炼钢铁,目标就是超英赶美,结果炼出一堆废铁。在大跃进受

5、挫的1960年,毛泽东就清醒地指出台湾问题可能要留给下一代人解决,这恰恰是从中美力量对比的角度而言。    60~80年代经济实力天平向台湾倾斜    大陆与台湾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人均差距拉大,是在60年代以后。此时,毛泽东把主要精力用于反修防修的政治斗争,国民经济因反复起降基本陷入停滞;蒋介石却通过金门炮战时美国采取的脱身政策看出反攻彻底无望,集中力量经营宝岛。美国也在减少军事保护的同时加大了对台经济扶植的力度。台湾从1963年兴办进出口加工区起大量引进美日资金,通过外贸带动岛上经济快速增长。1970年台湾国民收入按汇率超过50亿美元,人均400美元

6、;进入70年代,台湾又搭上了世界上新技术革命的国际列车,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大陆却因政治动乱、过度的战备造成经济重心转向偏僻的三线等原因,发展速度与台湾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直至1978年末中共11届3中全会。按邓小平的话说,已经耽误了20年时间。  进入80年代台海两岸经济增长率相当,平均每年在7%左右,不过按汇率计算双方的差距还在拉大。1990年台湾国民收入按美元折算已达1600亿,人均年收入近8000美元;同年大陆国民收入按美元折算不足4000亿,人均年收入只达到350美元。这一现象,主要是过去的积淀和发展惯性所致。大陆方面为了使经济与

7、国际接轨,连续4次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以刺激出口;台湾却因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以及美国的压力,于1985年以后使台币大幅升值。至80年代末,按汇率计算两岸经济总量达到2.5∶1,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  尽管两岸之间的经济总量和实际消费水平并不完全合乎美元汇率所表现的比例,台湾方面毕竟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对抗大陆也有了本钱。当美国于1979年从台撤军并断交、废约后,大陆方面提出了叶九条、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等优厚条件,蒋经国、李登辉都不接受。又正是靠着经济实力,台湾能在90年代成为世界军火市场上的第二大买主(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还能用银弹拉拢小国并开展

8、实质外交。    90年代以来力量对比又对大陆有利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又有所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