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ID:25959022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_第1页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_第2页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_第3页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_第4页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自建国以来,学前教育一直是高师的一个长线专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几所部属高师院校。这几所部属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髙的学术水平,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前教育髙级专门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的髙师院校争相开办学前教育专业,打破了几所部属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垄断地位。这种情况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学前教育髙级专门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给该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不得不到幼儿园担任一线教师,但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却面临着尴尬的处境。  20世纪末,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进

2、一步提髙,我国师范教育开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师范院校的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使各幼儿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为专科,或与髙师合并升格为专科或本科。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必然使21世纪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生源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因此,以改革促发展就成了21世纪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由之路。  ―、调整培养目标  传统的髙师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以及幼儿师范教育师资,因而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观念轻技巧、重学历轻能力的所谓“三重三轻”现象。而经传统的幼儿师范升格而成的学前教育专业则不可避免地产生因其原有

3、的办学特色而带来的“后遗症”,如理论思维欠缺、学术意识和研究意识不够,忽视观念的更新和理念的形成等。以上两种情况均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21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双重培养任务,一是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是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而后者将是其主要培养任务。这种双重的培养任务,决定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应把培养重心放在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干部上,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巧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高等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尤其要全力打造既具有较髙的

4、理论水平又具有突出的操作能力的高等应用型幼儿教师。  基于上述认识,21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特别突出和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认识儿童和研究儿童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是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积极、主动、乐观、自信、灵活、宽容及自我心理保健等方面;三是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专业素质,包括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及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学术意识。  二、改革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意味着高师学前教育专

5、业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但新的课程体系也不能是横空出世的空中楼阁,它必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构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全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反映这些要求和理念,并紧跟21世纪学前教育法制化、网络化、多元化、社区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全力推进我国学前教育现代化。  具体而言,21世纪髙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前瞻性、强调综合性、突出实践性、渗透学术性、注重发展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公共必修课或文化基础课。强调文理渗透,注重科

6、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充分融合,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积累厚实的文化底蕴。  (二)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行为管理等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引人国内外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形成作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特别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选修课或专业应用课。既包括以专业基础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设计、儿童行为管理、环境创设、家长指导等实际操作课程,也包括有效组织幼儿园活动

7、所必须的音、体、美、舞等艺体技能课程,尤其应强化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四)专业实践课。为学生提供观察儿童、认识儿童、研究儿童和亲身从事教育实践的机会,在3-4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循序进行,帮助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感悟、体会,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以不断形成、提高自身多方面的教育素质。  如果说上述课程体系属于正规课程,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则属于非正规课程(或者称隐性课程),它对于营造学前教育的专业成长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这正是当前髙师学前教育专业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