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

ID:25966601

大小:60.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_第1页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_第2页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_第3页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_第4页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年全市中医药工作要点2015年全市中医药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机制(一)谋划中医药专项规划。认真完成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启动“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前期研究和专项调研,加强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的协调与论证。积极参与涉及中医药相关规划的研究制订。结合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纳入县(市、区)政府卫生规划,争取加大经费投入。(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全面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强化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完善中医药服务补偿机制。积

2、极探索中医分级诊疗目录,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继续推动中医临床路径实施,三级中医医院所有临床科室,二级中医医院80%的临床科室均制定并掌握常见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推进市中医医疗集团工作,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多点执业,支持药品零售药店申请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开展民营“爱心诊所”评选活动。二、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7—(三)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做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项目、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中西医结合重点病种建

3、设;积极争创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水平。(四)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推进“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要达到60%,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数三级中医医院≥60种,二级中医医院≥40种,中药门诊处方比例≥60%,中药药品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50%,其中,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占药品收入的比例≥20%,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创新中医诊疗模式,探索建立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医院发展模式,涵盖医院、社区、家庭的延

4、伸服务模式,多专业联合诊疗服务模式,多种方法并用的综合治疗模式和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弘扬模式等五种模式。(五)深入推进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开展全市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项推进行动,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医疗服务的指导、监督与管理;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和妇幼保健机构要认真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设置全科性质的一级临床科室和中药房,配备中医类别—7—医师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在综合医院扶持和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六)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抓

5、手,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认真落实《关于实施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川办函〔2012〕255号),全面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承诺书》规定的任务,完善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机制,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三、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七)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鼓励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第五批和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结业考核。(八)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继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中医全科医生转岗、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等系列培训;强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到培训

6、时间、培训内容、考试考核和培训基地建设的规范化;实施好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四、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九)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市、县中医医院完善“治未病”科设置,并作为一级科室管理,提供冬病夏治、膏方、穴位按摩等服务。市、县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科,围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7—服务项目。各级疾控机构结合慢病管理、职业病防治、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探索性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治未病工作。(十)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创新“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发挥市、县中医院专家团队优势

7、,鼓励参与社会独立养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推动中医药向家庭、社区和养老延伸。加快推进绵阳市中医医院中医健康城项目实施。五、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十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继续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加强项目的绩效考核,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六、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加强中医药文化惠民工作。继续开展中医药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