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ID:25966655

大小:52.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_第1页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_第2页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_第3页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句子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句子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打比方: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宝石。作比较:春天的雨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举例子: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画图表:(略)列数字: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列举数字进行说明)下定义: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分类别: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云分为预示晴朗的云和预示阴雨的云。(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作诠释: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对事物进行解

2、释)引资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摹状貌: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句子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等。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

3、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

4、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

5、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

6、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

7、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段落的作用开头段:总括全文,点明题旨,引出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中间段: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衬托(反衬),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开头),深化中心,点明题旨,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入深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