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ID:2596735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第1页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第2页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第3页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第4页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东营市花鲈淡水池塘养殖关键技术花鲈又称鲈鱼、海鲈等,隶属于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沿海。花鲈因其肉质鲜美,颇受普通消费者欢迎,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种类和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类。由于花鲈对水温、盐度适应性强,目前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品种之一。东营市淡水池塘养殖的鱼类多为常规的普通淡水鱼,经济效益较低。通过实施花鲈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突破淡化技术、越冬技术及混养技术,形成本地优势鱼类养殖品种,笔者在20142015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垦利街道景明水产养殖基

2、地,池塘面积1.3hm2(20亩),南北走向,坡比1:2.5,最高水位可达2.5m,为新开挖池塘。池塘设有完整的进排水系统,池塘紧靠黄河七干渠,水源充足。电力、交通方便,周围没有三废污染。池塘附近打深水井1口,井深60m,口径50cm,出水量可达30m3/h,盐度25‰左右。有暂养车间一栋,车间进排水方便并有充氧设施,可用于苗种淡化和暂养。  1.2池塘消毒和水质培育  放养前半个月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1500kg/hm2化浆后全池泼洒,进行全池消毒。3~5d后进水,进水时要用60目的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放苗前5d左右,施经发酵的鸡粪3750kg/hm2进行肥水。在鱼

3、苗下塘时本文由.L.收集整理使水色呈淡绿色或黄褐色,并使轮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呈现高峰值,利于苗种摄食。  1.3鱼种淡化与培育  4月下旬,购得人工繁育苗种2.1万尾,鱼苗规格3~4cm,在室内进行淡化和驯食。先放人车间淡化池中暂养,池水使用地下井水(盐度25‰),配成与购苗地区相同盐度(24‰),曝气后使用。鱼苗放养密度为400~500尾/m2,采用增氧流水淡化方式淡化,淡化梯度每天降低2~3千分点盐度,经过10d左右的淡化,池水的盐度在1.0‰以下。淡化期间,鱼苗刚入池时,以投喂新鲜鱼糜为主,2d后在鱼糜饵料中拌入粉碎的花鲈稚鱼人工配合饵料,

4、并逐渐加大配合饵料的比例,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鱼苗长到5~8cm,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6%,淡化和驯化期间日投饵定时定点,投饵时注意驯食。  1.4花鲈鱼种淡化梯度试验  为确定花鲈淡化梯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开展了淡化梯度试验。在0d、1d、2d、3d、4d、5d、6d、7d、8d、9d等10个时间段内将花鲈鱼苗淡化至盐度为淡水,留一桶不淡化作为对照,暂养一周后计数存活尾数,计算每桶的存活率加以比较,求得最佳淡化梯度。  1.5鱼种放养  5月份花鲈长至9cm以上,转入池塘养殖。花鲈鱼种放养密度15000尾/hm2,套养了体长15cm以上鲤鱼,放养密度6000尾/hm2。 

5、 1.6饵料投喂  试验实施中,使用花鲈膨化饵料掺入鲤鱼膨化饵料或者黄颡鱼膨化饵料,花鲈吃食效果较好,同时生产成本较低。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以每次至花鲈大部分不来抢食为止(投饵量占体重的2%~5%)。  1.7养成管理  1.7.1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保证水质清新和溶氧量充足十分重要。一是在放苗早期控制池塘水位在80cm左右,以后逐渐加深。6月底,随着鱼体生长,池水保持在1.5m以上,透明度30~40cm。7月份后温度升高,每3~5d进行换水,每次15~20cm。每半个月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和改善水质;二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增氧,晴天午后开机1~2h,

6、遇到天气闷热或阴雨天也及时开启增氧机以提高水体溶氧。  1.7.2病害防治将疾病的预防贯穿于养殖的整个过程,从改善和维护池塘的生态系统人手,实施生态养殖和生态防病。在放养早期实行生物饵料培育,减少了污染,增强了苗种的体质;中后期投喂专用膨化浮性颗粒饵料,既满足了营养需要,又减少了饵料的浪费,减少了饵料对水质的污染;后期应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保持藻相的稳定,修复水体环境。  1.7.3越冬管理花鲈越冬养殖管理是本地区花鲈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花鲈池塘养殖成功的关键。受温度、环境、饵料等因素影响,越冬期,池塘养殖花鲈死亡率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养殖管理。

7、定期检查水质、水色、池鱼活动情况,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越冬期池塘水位达到2m以上;二是保持溶氧量,防止缺氧。  2结果  2.1鱼种淡化梯度试验  试验表明,用10种淡化速度将花鲈苗由24‰淡化到淡水,每天降低2~3个千分点盐度,成活率与对照组成活率相近,可以认为是在较长的淡化时间内,花鲈苗对盐度的变化逐渐适应。淡化速度越快的池中,鱼苗越不适应环境,鱼苗在池内狂游,部分苗种静卧水底,失去活力。  2.2成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