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

ID:25969675

大小:186.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23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_第1页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_第2页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_第3页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_第4页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 通史体例串讲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新课程通史体例串讲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1.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度目的:西周疆域扩大,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内容:诸侯得到土地和人口,但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封疆内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这样西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了森严的“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作用: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但诸侯在自己领

2、地内享有很大独立性,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地方实力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问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不为表里的宗法制。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血缘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周天子不仅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所以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周礼作

3、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2.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生产的发展青铜农具很少,主要农具是耒耜、石锄、石犁等。夏商周时期,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方块状,呈“井”字形,故称“井田”。一切土地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受封者向国王缴纳贡赋,庶民和奴隶耕种。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

4、礼器等精美铜器,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商朝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早期的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3)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1.秦国的商鞅变法【选修1】(1)变法的背景和变法的开始(2)主要的变法措施(3)变法的成效和结局2.秦统一六国【选修4】(1)统一的主客观条件(2)统一的经过和时间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的发展(1)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P16,破坏原因、初税亩和土地私有制确立、土

5、地私有制特点)(2)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铁农具和牛耕、都江堰(3)小农经济产生(P6出现原因、特点、作用)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P9-10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手工业兴起。包括小农的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1)私营商业的兴起P12(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P17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1.孔子和儒家思想【选修4】(1)孔子的生平 (2)开创儒家思想(3)古代大教育家(4)对后世的影响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的出现的背景(2)儒家学派的孟子和荀子(3)老子、庄子和道家思想(4)韩非子和法家思想3.科学技术战国司南4.文字、文学和艺术(1)甲骨文(2)《

6、诗经》(3)楚辞(4)绘画艺术《人物龙凤图》第二单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秦朝的大一统1.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至高无上的皇权(2)秦朝的中央官制(3)郡县制的推行【选修4】秦始皇采纳李斯的意见,决定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选修4】秦始皇大力开拓疆域,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在北边筑起万里长城;在南方,派兵攻打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初步奠定。(4)中央集权制作用【选修4】秦始皇的政治改革作用。2.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选修4】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发展交通3.秦的暴政【选修4】秦始皇征调太急,赋敛过重,

7、刑罚严酷和焚书坑儒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汉武的集权措施2.两汉的社会经济(1)农业生产的发展犁壁、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东汉青瓷重农抑商、实行盐铁官营西汉时,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3.两汉时期的文化(1)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发明、东汉蔡伦(3)数学成就《九章算术》(4)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5)汉赋的创作司马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