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ID:25971429

大小:4.9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2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

2、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背景知识: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负责人李炜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

3、乡人口结构,在2011年发生了根本的逆转。根据国家统计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底之前,全国城镇人口就已经达到49.68%,按照目前的城市化速度,2011年底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社科院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1.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递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区域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较慢,一般保持在30﹪以下;城市化中期,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同比增幅较大,一般保持在30﹪~70﹪之间,该阶段城市迅速膨胀,出现交通拥

4、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70﹪以上),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起步最早的国家,其城市化历程反映着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国城市化先后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四个阶段。你知道吗?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1.200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约为()A.35﹪B.40﹪C.46﹪D.54﹪√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下列哪个阶段()A.初期缓慢发展阶段B.中期加速阶段

5、C.后期成熟阶段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2.区域产业结构的递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区域内部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地发生变化。一般有以下变化规律:起初是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农业以外的行业,统称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随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都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达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

6、产业、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区位选择变化C.职业收入差异D.产业结构升级3.区域工业结构的递变——对某一国家或地区来讲,其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区域发展初期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逐渐转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为主,其原有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淘汰或向落后地区转移。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

7、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广阔的市场B.低廉的工资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A.廉价劳动力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③①②④知识1珠三角发展的区位优势知识2珠三角工业化发展的两个阶段19791990主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条件: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内需求庞大工业部门:制衣、制鞋、玩具、电子组装缺点:附加值低条件:珠三角工业实力大增;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支撑珠三角进一步发展;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

8、移工业部门:电子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投资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速度慢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1~2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