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

ID:2598181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_第1页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_第2页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_第3页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_第4页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论文[摘要]中国公立高校的治理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较少社会参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形势,都要求高等学校治理中必须要[摘要]中国公立高校的治理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较少社会参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面临的新形势,都要求高等学校治理中必须要有社会参与。为此,政府应转变职能,改变角色定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决策及管理;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教育中介组织,发挥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中介及协调

2、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决策、管理的新形式,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部门的合作关系;高等学校应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关键词]高校治理;社会参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治理中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参与;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与变革,也对高校治理应当具有更高的社会参与度提出了要求。本文在对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如何参与高校治理进行了探讨。一、中国高校治理的宏观背景中国公立高校治理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主导是其主要特征,而较少社会参与。主要表现为高校不仅在宏观层面上直接受教育行政机

3、构的领导、管理,而且在学校内部事务以及学校发展与改革方面受到行政力量的主导。远的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规模“院系调整”,近的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院校合并”。1950年代初,大学的设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什么、如何教,都受各级教育行政(科层)机构的直接管理。当时新成立的高等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实施全面控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也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这项被称为建国以来的“第二次院系大调整”涉及高校900多所,有597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267所高等学校;原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367所普通高校,改革后只有120所

4、左右,其他大多数高校实行了省级政府管理、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开展了普通高校教学评估,实施了“质量工程",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等。在这些工程中,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也都直接渗透到学校的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等教学环节。应当说,这种以行政主导为显著特征的治理结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高等学校治理将越来越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以使办学能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及时掌握市场信息。1992

5、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2010年中国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0年底,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初步确立。经济体制的转轨深刻影响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等职能的高等学校必然与劳动力市场、知识商品市场、科技市场和各产业部门等建立起

6、更密切的联系,产、学、研受到市场活动的直接调节,需要非常清楚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服务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在制度层面加强社会对高校事务的参与,能够使高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尤其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已渐渐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和“思想库",是新型产业的孵化器。高校与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大学力量,大学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的深度参与。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要求社会参与高校治理如果说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是促使高校治理机制发生变革的宏观背景,那么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

7、革则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直接因素。1.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高校治理中将有更多的社会因素的参与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迈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2007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超过2700万人,在绝对数上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分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阶段,不仅仅是毛入学率数量指标的变化,更意味着高等教育在若干方面所发生的质的变化。其中,高等

8、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下表中对高等教育社会参与程度进行了简单比较,可见高等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