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

ID:25982753

大小:4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4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_第1页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_第2页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_第3页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_第4页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童话的特点和教学策略(新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童话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童话课文大约有47篇,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人物童话。如《去年的树》《卖火柴的小女孩》《两只狮子》《丑小鸭》《小白兔和小灰兔》等,这类童话主要是揭露黑暗,同情善良,歌颂勤奋勇敢的精神。一类是动植物童话。动植物童话又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可以称为说理童话。如《棉花姑娘》《纸船和风筝》《七颗钻石》《小猴子下山》《巨人的花园》等。另一种是通过一个故事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这种童话又叫科普童话。如《我是什么》《小壁虎借尾巴》《回声》等。童话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拟人、夸张

2、、象征等表现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1.幻想是童话的核心和灵魂。2.表现方法:拟人、夸张、象征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3.想象的情节。4.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主题一、童话的基本特点1.艺术幻想。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作者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卖

3、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幻想的典范。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创造想象。作者根据小女孩身边燃尽的火柴梗,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先后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幻想充满着温暖、食物、欢乐和爱抚,最后跟着奶奶“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些都是借助想象虚构出来的,表现了穷人渴望摆脱黑暗,追求光明和幸福的强烈愿望。2.拟人、夸张、象征。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

4、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童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同时,小猫爱吃鱼爱捉蜻蜓,又是猫这种动物的真实本性。这篇童话通过描写一只淘气的小猫,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两意的主题。童话常把动植物和无生物“人格化”,描写的物体会说、会做、会想,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有感情。《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

5、地夸大或缩小。如果童话里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如果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暗淡。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如果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如果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丑小鸭》里的那只丑小鸭,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事情,原本丑的变美了,验证了“人不可貌像”的道理。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的意义。3.故事情节。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故事情节完整。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例如

6、《小壁虎借尾巴》反复出现了三次“借”,三次对话,但每次“借”的地方、对象不同,所要介绍的动物尾巴的作用也不同。第一次在河边向河里的小鱼借尾巴,小鱼不借,要用尾巴泼水。第二次在树上向地上的黄牛借尾巴,黄牛不借,要用尾巴赶蝇子。第三次在房檐下向燕子借尾巴,燕子不借,要用尾巴掌握方向。鱼是水里游的,黄牛是地上走的,燕子是天上飞的,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也各有不同。故事反复三次,读起来却无重复罗嗦之感,反而觉得趣味无穷。童话的这种特点,便于进行复述教学。二、童话的教学策略(一)总体思路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三个环节是:(1)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文学语言美;(2)再

7、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文学形象美;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3)挖掘文学蕴含,培养思维,理解文学意蕴美。(二)具体环节1.学习语言。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保持了口语的特点。这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有积极作用。(1)听说。《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地球爷爷的手》《风娃娃》《巨人的花园》等说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2)朗读。一是学生的读。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