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

ID:26002853

大小:93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4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_第1页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_第2页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_第3页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_第4页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量管理资源免费下载!第1章MySQL导论本章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说明,同时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型数据库和大型数据库,重点介绍MySQL数据库。通过本章的阅读,读者将对MySQL的发展情况、特点及其应用领域有一定的了解。1.3节阐述MySQL的插件式体系结构,简单说明各种存储引擎的特点及选择方法和技巧。1.4节重点介绍MySQL最常用的两种存储引擎,即MyISAM和InnoDB。1.1数据库概述在学习MySQL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每个人都有很多亲戚和朋友,为了保持与他们联系,我们常常用一个笔记本将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都记录下来,这

2、样要查谁的电话或地址就很方便。这个“通讯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库”,每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邮箱等信息就是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中添加新朋友的个人信息,也可以由于某个朋友的电话变动而修改他的电话号码这个“数据”。总而言之,我们使用笔记本这个“数据库”是为了能随时查到某位亲戚或朋友的地址、邮编或电话号码这些“数据”。当我们的亲戚朋友不多时,也许可以很快地从笔记本中找到所需的数据,但是当笔记本中的数据很多时,也许就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查找某个朋友的联系方式了。而将这个笔记本数字化,也就是说将它的内容录入到计算机中,例如,存放在MySQL中,那么,即便我们有数

3、以万计的联系人,我们也可以在一瞬间找到他们。这就是数据库的由来和作用。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数据库在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信息系统都依赖于数据库。通俗地讲,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而这个仓库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而且数据是按照一定格式存放的。按照数据库理论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在今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为了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分析这些数据,人们便使用了数据库。为了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常将描述事物特征的若干个数据组成一个数据记录(Record)。例如,通讯录中的联系人

4、,可以写成如下形式:联系人(姓名,地址,电话,邮箱)并将其称之为记录型,也就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对联系人这一事务的抽象描述。其中,“联系人”也称为记录名,通常在关系数据库中,也作为基本表的表名。姓名、管理资源吧·管理人自己的下载网站海量管理资源免费下载!地址、电话、邮箱等称为字段(field),在关系数据库中,也就是各个基本表的表项。对于每个字段可以赋予特定的值,例如:(张三,仓基社区,0571-8888888,sz@263.com)这就成为了一条记录。在关系数据库中,若干条记录便构成一张表。数据库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实现了数据独立性。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独

5、立性,也就是实现了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分离。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而言,如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它必然需要有后台数据的支持才能运作。然而,这些后台数据是以什么方式存放在物理磁盘上,网站应用程序并不用关心,甚至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如数据库中原来的记录型是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称,价格),更改为商品(商品编号,商品名称,价格,数量),原先的网站应用程序也不用更改。前者称之为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后者叫做数据的逻辑独立性。【特别提示】数据独立性对于系统维护而言相当重要,数据库将数据以及程序进行了分离,当数据存储方式,或者逻辑结构有改动时,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如果没有数据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将会高度耦

6、合,对于系统维护而言,就是一场“灾难”。1.1.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在数据库系统产生之前,人们对计算机数据的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和文件系统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到60年代中期)。在人工管理阶段,人们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很低。从硬件上看,计算机内存小,计算速度低;从软件上看,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更没有数据库管理软件。因此,在这个阶段,数据总量不大,数据不能长期保存,数据与应用程序不隔离,应用程序需要随着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文件系统阶段,计算机的存储器增大,计算速度大大提高,并且配备了操作系统。在这个阶段,数据可以长期存放,并采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是,

7、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存在许多缺点,数据冗余度大,逻辑独立性差。196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Bachman等人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IDS系统,标志着人们对数据的管理进入了数据库系统阶段。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整体结构化。在文件系统中,虽然存在记录内的结构性,但整体上数据是无结构的,即不同文件之间的记录是没有联系的。但在数据库系统中,不仅存在记录内部的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