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设计手册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

ID:26008287

大小:412.41 KB

页数:204页

时间:2018-11-24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_第1页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_第2页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_第3页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_第4页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连接器设计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连接器总述2第二章接触接口及接触过程20第三章接触镀层32第四章接触弹片材料62第五章连接器用工程热塑性材料85第六章可分离式电连接器102..第一章永久性连接概述121第二章电线与线缆125第三章电线与线缆的机械式永久连接138第四章印刷电路板157第五章至电路板的永久性连接173第六章连接器的应用187第七章连接器的类型213第八章连接器/插座测试234第一章 连接器总述  这一章包括连接器技术的总述,在后面的章节之中将会提供各独立主题的详细背景数据。  定义一个连接器至少有两种方法:从功能上和从结构上。  第一种描述连接器的方法是就其应该达到和必须达

2、到的要求而言的。这样的定义集中在连接器所应用的功能性和操作的环境。第二种描述连接器的方法集中在连接器本身,及它的设计方法和制造材料。由于连接器的应用、操作环境及功能性要求直接影响连接器的设计,本文就从连接器的功能性定义开始。1.1 连接器功能  连接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手册的重点将会放在电连接器上,其主要应用于3C产品。从这个重点可以提出电连接器的功能性定义是:  电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并且对于系统的运作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作用。  定义中关键词是”电机系统”,”可分离的”和”不可接受的作用”。  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

3、是因为,它是通过机械方法产生的电性连接。如将要讨论到的,机械式弹簧的偏向会在配合的两部分间产生一个力量,这就使得接口配合面之间产生金属性接触。应用连接器在首要地方的原因是配合接口具有可分离性。可分离性的需要性具有很多的原因。它可以使得独立地制造部份或子系统而最后装配可在一个主要的地方进行。可分离性也可以使得零件或子系统的维护或升级不必修改整体个系统。可分离性得以应用的另一个原因是可携带性和支持外围设备的扩展。..  另一方面,定义中的可分离性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子系统间的界面,此界面不能引入任何”不可接受的作用”,尤其是在系统的特性上不能受电讯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如不可

4、接受的扭曲变形和系统间的信号退化,或者是通过连接器的电源损失,以毫伏损失计算的电源损失,将会成为功能性的主要设计标准,因此主板的电力需求也将增加。  可分离性的需求和”不可接受性”的限度要由连接器的应用而定。可分离性包括配合周期的数目,配合周期是指连接器在不影响其性能必须提供的,以及与另一连接器相配合所必需的作用力。典型的配合周期需求其范围从内部连接器的几十个周期到外围设备的几千个周期,比如PCMCIA型连接器。由于电路或功能的数量以及连接器互相连接的增加,配合力量的需求变得更加的重要。为了提供更多的功能性,连接器上端子的位置也必须要增加,这样就导致了更高的连接器配

5、合力量。由连接器的使用和功能而定,其端子数从几十到上千不等。可分离性和配合力量需求将会详细地在1.5.1部分中论述,同时归类连接器的互相连接的技术水准也将加以描述。  现在我们将要考虑的转向第二种定义连接器的方法-结构性的或者说设计/材料上的定义。1.2连接器结构  一个基本的连接器包括四个部分:‧接触界面‧接触涂层‧接触弹性组件‧连接器塑料本体  上述组件已列在图表1.1中。  本手册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上述组件中的每一件,既要从材料上又要从设计上介绍。从这个意义上,一个概要的各个组件介绍将能提供足够后述讨论的上下文背景。图1.1为简要的连接器相交剖视图,插

6、图(A)为接触涂层示意图,插图(B)为接触界面微观结构图。1.2.1接触界面  事实上必须考虑到有两种不同的接触界面:可分离界面和固定(永久性)界面。可分离界面(图1.1,插图A)由于在首要的地方使用连接器而已经被明确的提到。固定(永久性)界面是当两个子系统相连接时在连接器功能性定义中被提到。这些界面被称为固定(永久性)界面是因为,一般说来它们只制造一次而固定使用。固定连接的例子包括位于图1.1左边的卷曲型连接和位于图1.1..右边的压力型。在可分离性界面和固定连接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点,包括结构上和需求上的,它们在基本组件上具有共同之处.在两种情况下,产生和维护金属

7、接触界面需要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电力要求。此外,在两种情况下,金属性界面的产生是通过机械方法。  可分离界面是在每次连接器配合时建立的。界面的结构主要是由接触端的几何形状、端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接触涂层而定。如图1.1中插图B所示,可分离界面包括有微小的连接部,位于微观下的粗糙表面在常力的接触之下。可分离界面形态学将会在第二章中加以详细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讲,足以陈述接触界面的形态学将决定三个重要的连接器功能性参数:接触阻力,连接器配合力以及连接器耐用性(例如:配合周期将仍然支持其性能而不会退化)。  很多固定式连接分属于两种基本类别:治金式和机械式。治金式如焊接,它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