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

ID:26017341

大小:93.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24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_第1页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_第2页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_第3页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_第4页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_第5页
资源描述:

《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提要:本文仔細分析了朱子視經典為「聖人之書」,讀經典是為了學聖人並認識恆常的天理這兩個基本前提;並將朱子的思路與當代的存有詮釋學做一比較,指出兩者間的一些基本差異。對於朱子而言,經典的核心價值,在於他們是聖人之書;而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則在於他們徹底體現了大公無私的天理。在朱子看來,讀者有可能瞭解經典的「本意」,其原因在於作者與讀者分享了共同的宇宙與人生道理。相較於存有詮釋學從此有出發,強調人類知識與理解不可避免的有限性與主觀性,朱子則一方面強調人的有限性,一方面卻提出大公無私的聖人境界,以為道理與做人的極則。他認為聖人從一種

2、無執無我,亦即無私的心境所自然流出或照見的道理,極其深刻、平實、精密、普遍、周延,而能夠成為人們所共同分享與認知的最高道理。這種以心性修養為基礎的聖人之學,並不在存有詮釋學的視域之中。二者的基本差異,應在於對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的看法。朱子以無我之境界為最高的追求,所以更重視那具有「恆常性」意義的天理人性;而存有詮釋學則特別強調並探討人類存有與知見的主觀性及限制性。關鍵詞:朱子 經典詮釋 前提 天理 聖人 恆常性 長存 存有詮釋學 海德格 迦德默一、前言二、經典內涵的恆常性三、有我與無我四、天理的恆常性五、結語一、前言朱子讀經與解經時的基本目標是「合符於聖人之心」。[1]他

3、對經典的解釋,則建立在經典是「聖人之書」這一基本前提之上。這個前提乍看十分平常,平常到早已被現代國人所忘卻或忽視,然而對於古代的解經傳統而言,此事卻如空氣與水一般重要,其內涵亦十分深邃。在中國學術思想史的傳統中,一位作者在說明何謂「聖人」,以及那些作品或事務最能代表聖人時,其實就是在定義他們心目中最高的道理、學術以及生命的方向。不認識這些思想脈絡,勢必無法契入作者的根本追求。因此,從一個思想史的角度來說,要瞭解前人的解經態度,就不能不仔細研究他心目中的聖人與聖人之書的意涵。本文的主旨在於說明朱子解經時所持的前提假設之基本內容與理路。文章首先將指出朱子視經典為「聖人之書」這

4、一關鍵性前提,而後仔細分析此前提的基本性質、內涵與思想脈絡。為了表現朱子思想的特色,也為了澄清許多學者對於朱子的經典解釋之誤會,本文特別將朱子的思路與當代的存有詮釋學做一比較,指出其中的一些基本差異。至於朱子的觀點是否正確,則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當代學人對於朱子的經典詮釋,已作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然而對於古人視經典為聖人之書,則往往忽略或視為當然,而未能深入探索其意涵。因此對於朱子解經的基本態度、前提假設及其詮釋學上的意義之認識有所不足。其中如鄭宗義先生的〈論朱子對經典解釋的看法〉,分從「考證」、「經世」、「為己功夫」三方面分析朱子如何融合了儒家解經傳統中這幾個重要面向。

5、並進一步從存有詮釋學(ontologicalhermeneutics,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的角度,對朱子解經方法的意義詳作發揮。該文頗多精闢的見解,然而對於經典是「聖人之書」,讀經典是學做聖人並認識恆常的天理這個基本前提,卻未曾深入探討。因而未能充分認識朱子如何解經,及其經典詮釋與西方存有詮釋學的根本差異。[2]邵東方先生的近作〈朱子讀書解經之詮釋學分析──與伽達默爾之比較〉,亦主要從存有詮釋學的角度來分析朱子解經的態度。邵先生指出朱子解經所追求的是「本文原意」,而存有詮釋學則認為作者的原意並不可得,兩者的基本假設大為不同。與此同時,他也指

6、出朱子與伽達默的認識觀點有許多可相呼應之處。然而邵文主要在發揮存有詮釋學的觀點,對於朱子的立場之說明似嫌單薄。所以該文最後雖然並不否定朱子「追求原意」與建立方法論的努力,對其意義卻較缺乏深入的闡釋。[3]另外楊儒賓先生的〈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對於朱子與陸王一派學者對經典的本質之看法及其間的基本差異,亦做了深入的探討。[4]然而他對於聖人之書之所以為聖人之書,以及孔孟、程朱乃至陸王所言道理的「連續性」的分析亦似乎有所不足,使其所論偏向於批判朱子與理學家解經的主觀性與「斷裂性」。對於朱子所繼承於孔孟之處,及朱子解經的方式似乎欠缺同情的理解。[5]整體而言,當代

7、有關朱子與其經典詮釋的研究,都受到西方當代存有詮釋學所強調的「歷史性」(historicality)、「主觀性」與「差異性」的影響。從而對於朱子解經時所重視的「本文原意」、「聖人本意」與天理的一貫性採取批判的態度。這種新看法的確有助於我們認識古人解經時所受到各自的存有處境、世界觀及認知方式的限制,然而卻也使我們對於傳統上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連續性與恆常性內涵這一方面的認識有所不足。本文對於經典之所以為聖人之書的分析,希望能夠補充這方面的不足。而朱子對於經典的態度及其對經典所具有的恆常價值之發揮,也正可以讓我們認識中國的經典詮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