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ID:26019652

大小:72.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_第1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_第2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_第3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_第4页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领域出现了攀比消费、盲目消费、从众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误区。作为社会中的主力军和重要群体,即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的消费治理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是自身消费理念的反映,同时又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问卷调查得出:生活费在800---1000元的占60%,1000元以上占20%,800---600的占10%,500-600的占10%,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在800---1000之间,整体看大学生

2、的消费情况还算正常,每月主要消费项目有饭费、购物、交通及通讯、娱乐、学习用品等。1吃饭方面吃饭费用占据所有调查对象的大部分生活费,大部分人月均在300到400之间,占月消费的40%到50%左右,仍有一小部分人支出高一点,因为他们生活费就高一些,所以比重差不多。2购物方面购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主体,也免不了购物,大学生购物无非是衣服物,洗漱用品、生活用品、零食等3交通通讯方面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大部分同学出门基本上都是公交车,通讯方面同学们都用的联通卡号,所以通讯费用大部分同学在30到50元之间。4娱乐方面同

3、学们偶尔会去网吧上上网和去KTV唱唱歌娱乐一下,基本上都是多个同学一起去,实行AA制付款,5学习方面平时同学们看书之类的就会在图书馆去借阅报刊杂志,很少买书籍,如果老师特别要求的话也会打印一些学习资料,大部分同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会去打印一些资料作为学习资料,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方面的花费不是很大。6交际方面给同学送礼物也是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方面,大部分同学只是偶尔送送,并且送的大部分是小礼物,所以花费不了多少。对于聚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基本上是AA制,花费在30到50之间,对于旅游方面,同学们会选择节假日出去旅游,像这样的话,次数不会太多,也不会太频繁,平时周末大多数都会选

4、择在本城市旅游,这样花费不少很多。从问卷的比重来看,吃饭费用所与的比重为生活费的一半左右,其次是购物,然后是交通通讯和生活交际,最后是学习用品大学生消费上存在的误区二:消费心理与行为(一)攀比消费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谁也不想“矮人一等”。但家庭经济实力不同,个人的消费水平也大不相同。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富裕,但看到别人有手机、有电脑,也不管自己实用不实用、需要不需要,也必须拥有一个,而且型号要比对方新,功能要比对方强;别人

5、过生日在饭店,自己也不甘落后,甚至档次还要升级;如果是谈恋爱,男生在女生面前更是以穿着讲究、出手大方来表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大学生中流行的“件套”是手机、银行卡、电脑。“牌服装上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经成为大学生羡慕、模仿的形象。这些不顾财力攀比消费、前卫消费的行为既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二)盲目消费消费有计划、合理分配开支是消费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刚刚脱离父母的呵护独立生活,由中学时吃、穿、住、行都由父母来照料转变为大学阶段的一切都要依靠自己来打理,生活经验缺乏,理财能力

6、差,缺乏开支的计划性。如有的大学新生开学不到一个月,开销就大得惊人,少则八九百元,多则几千元。由于消费时无目的、无计划,一些学生到了月底常常是入不敷出,出现“财政赤字”,不得不东挪西借,节衣缩食。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经常受其他需要的冲击而改变初衷,使得自己在消费时“服装跟着名牌走,零食跟着广告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文化消费跟着时尚走”。如此的消费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加之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社会生活诱惑的增加,学生谈恋爱比例的增加等,都极大地增加了盲目消费的可能性。(三)从众消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

7、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也千方百计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有的学生家本清贫,可为了跟上步伐,为穿上一件流行时装,省饭菜钱,“艰苦奋斗”一个月才如愿以偿。这种从众心理使一些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负债累累、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疾病。(四)超前消费当代大学生以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