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

ID:26020094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_第1页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_第2页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_第3页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_第4页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论文(共2篇)  第1篇: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新课程改革得以深入贯彻和落实,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鉴于此,本文从农村数学教学入手,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理念及模式的转变展开了探讨,以期对加大我国农村人才培育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城市初中数学教学相比,我国的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拥有教学理念和模式滞后的特点,不利于我国农村人才的全面培养。在近年来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的新课程改革中,我国农村数学教学,必须及时引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

2、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其积极主动的展开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学理念为提升农村数学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传统的农村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一味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作为客体,在日常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考试,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握不到位,而学生也会感到对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长期的学习中失去学

3、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传统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更无法促使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村数学教学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教学中,不应当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同时,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歧视心理,而是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帮助部分学生扩展知识面;帮助另外一部分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基础等,应用差异化教学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4、  二、加大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变学生为课堂主体,而教师作为客体,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针对逻辑性强、复杂性强的数学知识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引导嘘声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够逐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和探究,为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加大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从而真正做到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减小学生对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的抵触情绪,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增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

5、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欢乐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对其进行鼓励和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回答错误的同学提出批评,而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也并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还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学习效率,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打压下,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因此,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贯彻落实的背景下,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的难度划分,对于取得一定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促使其体会到一定

6、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数学知识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时期在积极加强农村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加强实践教学比例,为提升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供可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并努力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促使其,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初中生对负数等抽象的有理数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

7、例,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例如,举例说明,小红带了10元钱去超市,买笔记本用了6元钱,剩余多少钱?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列出计算式,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发问,如果小红只有10元钱,而笔记本需要12元钱,那么他需要借2元钱,此时,小红还有多少钱?在这一问题中,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接下来教师将公式“10-12=-2”在黑板中列出,学生不仅会对有理数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更能够感到数学知识是生动有趣的。  在应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提升农村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