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ID:2602147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_第1页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_第2页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_第3页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_第4页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摘要:为了促进高强轻质混凝土(HSLC)在公路桥梁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文章在总结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HSLC配制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针对预应力HSLC梁桥在施工配合比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  一、前言  现代混凝土作为人造建筑材料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普通混凝土质量大的缺点,人们逐渐开发出了混凝土的新品种一一轻质混凝土。1913年美国首先用回旋窑烧制了页岩陶粒,为轻质混凝土的发展迈

2、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由于轻质混凝土是一种比强度高,保温耐火,抗震性能好,无碱集料反应等新型混凝土,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构筑物上,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价值,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之一。  在轻质混凝土的发展初期,由于其强度较低且人们对其力学性质研究较少,使其应用的范围有所局限。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强轻集料即高强陶粒的问世。人们利用高强陶粒配制出了密度等级为1600~1900,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的,广泛用于结构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它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潜

3、在的好处,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北欧等国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和城市立交桥及海洋工程中。而在我国,由于对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还不十分系统,其用于承重结构的还不多。  二、HSLC基本概念及优势  1.高强轻质混凝土的定义  高强轻质混凝土(High-StrengthLightPa;  ———设计强度,MPa;  ———HSLC强度的总体标准差,MPa.  2.选择水泥品种和标号  一般为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选择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是影响棍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最主要的参数之一,对HSLC来说,水泥

4、用量的选择尤为重要,增加水泥用量固然可以使HSLC的强度提高,但也会使其密度增加。总的来讲,HSLC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当采用泵送施工时,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50kg/m3.  4.选择高强陶粒  HSLC一般要选择密度等级>700、筒压强度>5.0MPa、强度标号>30MPa的圆球型高强陶粒,且其各项指标应满足《轻骨料》GB/T17431.1有关要求的人造高强轻集料。  5.选择用水量和水灰比  HSLC的用水量和水灰比,分净用水量和净水灰比及总用水量和总水灰比,所谓净用水量系指不包括高强陶粒1h吸水

5、率在内的混凝土用水量,其相应的水灰比则为净水灰比,在HSLC配合比设计中,一般用净用水量和净水灰比表示。HSLC的用水量(或水灰比)不仅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  6.砂率的选择  HSLC的砂率是以体积比来表示的,即以砂的体积与粗细集料总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砂率的提高,是HSLC文献认为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18%~60%强度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有关。砂率对HSLC的强度影响不大),且其弹性模量也有所提高。但随着砂率的提高,HSLC的表观密度也逐渐增加。当HSLC的强度等级为LC40-LC60,砂率为4

6、0%左右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7.粗细集料用量  它是指配制1m3HSLC所需的高强陶粒和普通砂的密实体积,可参考《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90),用绝对体积法求出。  8.掺和料等外加剂  由于HSLC的水泥用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偏多,实践证明,为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和其他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能,在HSLC中加入适量的掺和剂,如硅灰、优质粉煤灰、磨细高炉矿碴、F矿粉等,可获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一般在配制LC50及以下的HSLC时,掺加粉煤灰即可,当配制LC50以上的HSLC则需掺加硅粉等。在使用掺合料的同时

7、,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以减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粉煤灰的掺加采用“超量取代法”,且在预应力HSLC中其取代水泥率不宜大于10%~15%,而对于硅粉的最大掺加量,根据ACI213委员会报告《硅粉用于混凝土》的观点,“1kg硅粉可取代3~4kg水泥而不导致强度的降低。”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改良HSLC的配合比,采用“双掺”或“多掺”及复合掺加技术,即在加入高效减水剂的同时,根据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加入一种或几种(复合化)超细活性矿物材料,并加大掺入的比例,可以大幅度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并对其物理力学特性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  四、结论  从本文可

8、知,HSLC的施工条件要求较高,质量不容易控制。施工时必须对HSLC采用“双掺”或“多掺”等方法进行改性,以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保证HSLC的施工质量。另外,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