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

ID:2602445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_第1页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_第2页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_第3页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_第4页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L.编辑。作者:薛俊民,李香民阚永良【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7年9月采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32例,其中股骨13例,胫骨19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32例平均随访时间16.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时间7.8个月。术后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失效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无障碍。[结论]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

2、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关键词】LISS;股骨骨折;胫骨骨折;内固定下肢长骨严重粉碎骨折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处理比较棘手。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创伤大、内固定易失效、骨折愈合差、软组织并发症多等缺点,常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逐渐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本院自2005年3月-2007年9月采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共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

3、,年龄21~63岁,平均32.8岁。股骨骨折13例,胫骨骨折19例,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11例为涉及干骺端或关节面的复杂骨折。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损伤20例,其中伴软组织严重损伤4例。1.2手术方法1.2.1手术时机选择根据伤情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闭合骨折首先进行骨牵引,在伤后72h~11d手术。对GustiloⅠ型开放性骨折行床边清创,骨牵引后择期手术;GustiloⅡ~Ⅲ型则施行急诊清创内固定手术。合并其它系统损伤的复合伤患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待病情稳定后手术。1.2.2手术方法对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外骨折采用股骨外侧切口,一般长约5cm;关节内骨折采用髌骨前外侧切口,长度

4、约为10cm,充分暴露股骨髁处骨折,完成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和临时固定。于股外侧肌与骨膜之间插入LISS钢板,用克氏针将钢板与股骨髁临时固定,经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及钢板位置满意,在导向器的引导下分别于骨折远端和近端各打入3~4枚锁定螺钉固定。对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依骨折情况选择切口,一般采用胫骨外侧平台斜切口长约3~8cm。对累及胫骨平台的复杂骨折,切口内显露塌陷的胫骨平台关节面,撬拨复位、空腔内植骨,恢复关节面正常解剖,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牵引复位其它部位骨折,沿骨膜与胫前肌之间插入LISS接骨板,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及接骨板位置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在导向器的引导下分别于骨折远端

5、和近端各打入3~4枚锁定螺钉固定。依骨折块稳定性可加用普通加压螺钉或空心加压螺钉加强固定。切口放置引流管。依具体情况选用外固定,一般不需外固定。1.3术后处理术后第2d拔除引流管,第3d开始应用CPM进行膝、踝关节功能练习;石膏外固定者于术后第2d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术后6~8周开始逐步进行部分负重练习,疼痛消失后可扶双拐行走。2结果本组3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6.8个月。伤口全部Ⅰ期愈合。31例骨折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平均7.8个月;1例术后3个月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1],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

6、90.6%。.L.编辑。3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37岁,车祸致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图1,术前X线片),伤后第6d手术,采用髌骨前外侧切口,术后未行石膏外固定(图2,术后X线片)。  例2,患者,男,50岁,车祸致左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图3,术前X线片),伤后第9d手术,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LISS钢板内固定,术后未行石膏外固定(图4,术后X线片)。图1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前X线片图2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X线片图3左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术前X线片图4左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术后X线片4讨论4.1传统的AO“坚强固定”理论在操作上对软组织的剥离较重,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

7、、感染和骨折延迟愈合等后果。Gerber、Palmer等AO学者总结并提出了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osteosynthesis,BO)的新概念,强调了骨的生物学环境对骨折愈合的重要性,强调了对骨折局部血运的保护。临床研究表明,“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2]。人们对骨折治疗的认识也从强调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上升为强调保留骨与软组织血运、相对稳定的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